而真正拖垮光大銀行的更多是唐雙寧所說的“管理問題”,其起源是光大團體。
一位接近光大銀行的人士分析,“光大團體相當長的時代,把光大銀行當成了自己的提款機,關聯交易給團體和銀行造成了宏大的財務窟窿。”
團體對銀行的財務吞噬,有如下幾種方法:
其一,關聯貸款。根據2007年7月光大銀行與光大團體總公司、光大財務有限公司簽訂的《債權債務重組協議》,截至當年6月30日,光大團體總公司應歸還光大銀行的關聯貸款本金為18.59億國民幣和3209萬美元;光大財務公司應歸還與銀行的借款本金1.49億美元和1.62港元。

- 長三角地區(qū)蠶桑養(yǎng)殖量大幅降落中鋼協:大批鋼企下半年或虧損長沙國稅分支機構爆炸系人為制作上海開發(fā)商寧扔4000萬要退地地球最怪異大橋 天津永樂橋上榜[微博] 網友實拍稅務所被炸現場
- 濟寧“一證通”解決異地就醫(yī)大問題 患者結算便利
- 歐債問題反復 歐元受壓回軟
- SEC就問題抵押貸款對多家銀行展開調查
- 徽商期貨交易系統罷工 公司聲明未提及賠償問題
- 美國會擬再推人民幣法案 商界反對聲一片
- 全國查處小金庫資金266.54億和17萬輛違規(guī)用車
- 劉志軍落馬案發(fā)丁書苗 2007年就“問題不斷”
- 稅務總局發(fā)文明確企業(yè)年金征稅問題
同時,光大銀行還為團體1997年6月發(fā)行的21億元三年期金融債作了擔保,截至2005年底,光大團體仍未能還本付息,共欠本息26.78億。
其二,虛增資本。2000年10月,光大銀行向新老股東以每股發(fā)行價1.95元發(fā)行31.579億股股份,募集資金總額61.58億元,然而,事后卻被財政部查出當時大股東光大團體資金并未到位,“團體入股資金采用的是由光大銀行整體租賃光大大廈、租賃期限20年、一次性支付租金6.34億元的措施。”
虛增資本只是讓光大銀行虛胖,1990年代后期光大信托危機,則耗盡了光大團體和光大銀行精力。
與中信團體齊名的光大團體,在1990年原央行副行長邱晴上任之后,戰(zhàn)略開端調劑,由早年的貿易、實業(yè)向金融傾斜,同時,開端向國內傾斜。光大信托和光大銀行便是在這一背景下出生,到1994年時,光大銀行和光大信托占到光大團體500億資產的98%,而光大信托資產亦超過了光大銀行。
不過,成立不久的光大信托逐漸發(fā)展失控,到1994年時已嚴重資不抵債。最終于2002年由于嚴重資不抵債及不能支付到期債務被央行撤銷,而從1996年下半年開端,如何處理光大信托高達百億債務一直困擾團體,而在處理過程中,屢屢決策失誤,終釀成悲劇。
光大團體最早采用發(fā)債措施來緩解光大信托債務危機,銀行則為團體供給擔保,然而,光大信托黑洞滾雪球式放大,最終將光大銀行拖入深淵。1998年金融危機后,光大團體還向央行舉借了近90億元再貸款,也由光大銀行擔保。
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光大銀行經審計的賬面凈資產值為7300萬元,總股本82億股,每股凈資產不過0.0089元。到2006年底,光大銀行歷史虧損總額約為80億元。
2.匯金注資“苦果”
積重難返的光大銀行面臨資本充分率不達標,將被撤銷的危險,而光大團體已經是嚴重資不抵債,再也無力拯救光大銀行。
2007年6月20日,前銀監(jiān)會副主席唐雙寧臨危受命,出任光大團體董事長、黨委書記。8月8日,國務院批準光大團體改革重組計劃。按照該計劃,光大團體實業(yè)和金融資產分別,整合金融資產成立光大金控,由匯金對光大銀行注資,然后光大銀行上市。
匯金對光大并不像此前對國有銀行那么慷慨,除1元/股的較低入股價,匯金還提出小股東縮股的方法來補充歷史虧損,縮股比例2:1,使每股凈資產達到1元,實現盡快上市的目標。
但這一請求受到光大銀行眾多小股東的強烈抵制,匯金公司最終讓步,批準匯金1元價格注資,老股東不縮股。
2007年11月30日,匯金公司向光大銀行注入200億元的等值美元的資金。光大銀行得到拯救,光大銀行解決了上市前的三大重要障礙:補充歷史累計虧損,不良資產處理,補充資本充分率。
但光大銀行的控股權旁落給匯金。此次注資后,光大團體在光大銀行的股權比例從45.55%被攤薄到13.25%,匯金成為第一大股東,控股比例超過70.88%。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