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尸要價》一圖拍攝的正是王守海打撈第二具尸體時的場景。
中國新聞攝影“金鏡頭”大賽中,《挾尸要價》一圖標注的說明是“‘……說好的三萬六,錢到位了再往上拉……我只聽老板的!跏睾U驹诖^,一只手牽著一根繩子,繩子的另一頭在水中,系著一具英雄的遺體。”
但王守海稱自己從未說過這樣的話,“我當時揮手的動作是指揮船尾掌舵人將船靠岸,我當時揮手時說的是‘朝壟靠,朝壟靠’。”王守海說。
“我只管撈人,撈上來一個事后從老板那里得200塊錢,一具尸體多少錢,我不管這個事。”王守海說。
王守海站在船頭的動作是什么意思,當時他到底說了什么?這是《挾尸要價》一圖引起爭議的焦點。
2010年8月20日,張軼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稱:“他(王守海)那個擺手動作很快,擺手時說‘我只聽老板的,老板說把尸體給了我就給’,這個時候我很快按下快門捕捉船頭人的表情。”
張軼稱,打撈的全程他都在現(xiàn)場,并且是最后離開的,“我實在不明白長江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為何在這個時候要出來說這個事情,我想知道他當時是否在現(xiàn)場。”
李玉泉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稱:“我當時并不在現(xiàn)場,但事后找了很多在現(xiàn)場的人核實!
要錢一事確實出現(xiàn)過。王守海稱,打撈上第一具尸體并將尸體送到岸上后,陳波對他說,“你們是第一次搞這個事啊”。“他的意思就是錢沒有到位!蓖跏睾Uf。
但王守海稱,當撈到第二具尸體的時候(即《挾尸要價》一圖中的尸體——記者注),陳波并沒有對他們說什么,“當時岸上好多人,他不敢這樣搞,也搞不得,我就揮手指揮圣德義將船往岸上靠!
《“10·24”調(diào)查情況的通報》這樣描述了第二具遺體被打撈出水的過程:“因挨了陳波的訓斥,這次王守海手拉著滾鉤繩子,王文柱怕遺體滑落,用一米多長的繩子將其遺體手腕固定,圣德義開船。王守海讓圣德義慢慢將船開到岸邊,不要太快,圣德義就將船繞了一圈。圍觀群眾看到這個狀況便起哄,陳波連忙跑下去叫王守海三人把遺體拖到岸邊,王守海三人這才將遺體拖到岸邊讓學生拉上岸!
記者拿到的張軼10月24日在事發(fā)現(xiàn)場拍攝的74幅照片顯示,16時45分第二具尸體的頭部露出水面,王文柱在尸體的手腕上用繩子打結(jié);16時46分繩子打結(jié)完畢;16時50分王守海做出《挾尸要價》一圖中的揮手動作,在同一分鐘內(nèi)的另外兩張圖是王守海揮動的手落下和指向船頭;16時51分,船靠岸,岸上的人正將尸體搬到岸上。
湖北楚韻律師事務(wù)所律師彭德江對此分析認為:“《挾尸要價》一圖是對王守海用手指向岸邊,指揮駕船人將船靠岸這一完整動作的分解。如果是挾尸要價的話,船能在一分鐘之后就靠岸嗎?”
“我只管做事,人撈上來了就拉到岸邊上來。當時我就只指揮船靠岸,就是這么個事,后來一發(fā)到網(wǎng)上,我跟誰去說?我沒辦法說!蓖跏睾Uf。
為何不把遺體拖到船上的兩種解讀
《挾尸要價》一圖首次刊發(fā)在2009年11月3日的《華商報》。據(jù)張軼介紹,此圖是華商報記者郝建國采訪的文字報道的配圖。
在李玉泉發(fā)文質(zhì)疑《挾尸要價》一圖系“誤讀”的次日,郝建國在自己的博客里對李玉泉一文作出了回應(yīng),并接受了人民網(wǎng)的采訪。
郝建國對《挾尸要價》圖片定格瞬間畫面的解釋是:“撈尸者以答應(yīng)的36000元還沒有全部到位為由‘罷工’,一個叫王守海的撈尸者,把打撈上來的方招的遺體用一條繩子綁住右手,用另一條帶鐵鉤的繩子鉤住T恤,久久將遺體橫在水中,而不是拖到船上。當時岸上的同學們哭喊著抗議這樣的行為,但王守海擺手不動。王守海等人這樣侮辱英雄遺體,目的是調(diào)動岸上老師和同學們的憐憫、痛心,以及時拿到他們開出的36000元天價撈尸費!
據(jù)調(diào)查,在荊州當?shù),打撈公司有償打撈尸體幾乎是眾所周知的規(guī)則,行情是打撈上來一具尸體12000元,沒有打撈上來的話是6000元。據(jù)王守海稱,在10月24日之前的幾天,長江大學也有一個學生游泳時淹死了,也是他們撈的,打撈的價格正是 12000元。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