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打算出臺了。由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等七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加快發(fā)展公共租賃住房的領導看法》12日正式的對外發(fā)布了,旨在解決城市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艱苦。
七部門為公租房立的新規(guī),事關中低收入者的切身利益,消息發(fā)布后立即在網絡上掀起熱議。以下是部分反應摘要——
●房地產中介老總韓建君:“公租房不能解決房價的問題,但能建立一種新秩序”
“它不是解決房價的問題,它是解決一個社會的穩(wěn)固問題。”華燕置業(yè)房盟中國事業(yè)部的總經理韓建君認為,公租房將重整當下的租賃市場,而對商品房買賣市場不會造成影響。
公租房的推出是政府基于“居者有其屋”考慮,對全部社會的安定和市場的穩(wěn)固都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公租房的社會效益將在未來慢慢的浮現出來,一種更健康合理的秩序也將建立。
●專欄作家牛刀:這個打算理念很好
這個打算的理念很好,但是這個打算的范圍很小。據有關部門介紹,今年打算建設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700萬套,其中包含公共租賃住房37萬套。如果全部集中在一線城市,一個城市也只有6萬多套。
當年,香港特首董建華發(fā)布興建8.5萬套廉租房,香港房價應聲而落,一年的時間跌去了70%,那是因為香港特區(qū)只有720萬人。但是,對上海、北京、廣州這樣的人口在2000萬左右的城市來說,6萬套公租房顯然還是少了。
一般來講,一線城市的新增大學畢業(yè)生、符合條件的農民工過渡用房應為實際需求的一半,大約為10萬套,按照三年流轉的周期來算,需要30萬套公租房才合適過渡,才有公租房的應有的效應。
●廣州住房保障辦副主任黃信敬:如全放開居住壓力大
廣州市經濟租賃房重要是解決“內夾心層”人群的住房問題。今年向“內夾心層”供3000套的經租房。
外來務工人員是否納入公共租賃住房范疇,還要根據廣州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廣州現有常住人口1300多萬,將在解決本地的戶籍人口之外,建設公寓解決優(yōu)良外來務工人員住房問題。但廣州有幾百萬流動人口,如果完整放開,包含土地、資金等方面不必定蒙受得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