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這東西最擅長變臉,“橘生淮南而為橘,橘生淮北而為枳”。
讓“理論”不斷變臉的是人,君子把“理論”用于造福人類,小人把“理論”用于滿足私欲,好人把“理論”用于抑惡揚善,壞人把“理論”用于抑善揚惡。
任何理論的本質(zhì)其實都是中性的,但在并不中性甚至極端偏激的人那里,理論是兵器,是炸彈,是毒藥,是匕首,是投槍,是能毀滅人性的撒旦之矛。
“變臉”是人性的本質(zhì),百看不厭,千看不膩,早就習(xí)認為常,因此也就無所謂“惱怒”或“震驚”。
因別人變臉而感到“惱怒”或“震驚”的人,還不懂“生活”為何物,至少還沒搞清“人”是個什么東西。
“人”就是個自私自利的玩意,“自私自利”的人本性,太平常,太普通,也算是人性化的象征,誰都一樣的自私自利,只不過自私自利的情勢方面有所差別而已。
“變臉”是相對的,境變,事變,世變,必定導(dǎo)致人變,即俗稱的“變臉”。這個世界上沒有不變臉的人,沒有不變心的人,也沒有不變態(tài)[度]的人,所謂不變的“永恒”在宇宙之內(nèi)并不存在,嬗變是這個世界的自然規(guī)律,所謂“一切物質(zhì)都在運動”。
變臉有消極的,也有積極的,對于某些人而言,別人的“變臉”對他們來說是消極,但對于變臉者自身而言,我看大多是積極。“人”就是這樣自私自利的東西,都盼望這個世界圍著他自己的“積極”轉(zhuǎn),哪怕把別人都逼成消極。
所以“理論”這東西之所以不可信,就在于宣傳某種“理論”的人其實都在為了他們自己的“積極”而去處心積慮地制作別人的“消極”——所謂“自我中心主義”者也。
所以聽到別人說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睜大眼睛去看明白別人同時也要看明白自己畢竟在干什么,這個世界沒有人不說謊,美麗的謊言或狠毒的“真話”到處都是,基本聽不過來,越聽耳朵越疼,所以干脆不聽是最好的選擇,但不聽不等于不看,保持沉默并不等于弱智,所謂的“大智若愚”可能就是這個意思。
人們常常為了顛覆一個自認為是的理論或價值觀而杜撰出更自認為是的理論或價值觀。這個世界沒有絕對正確的理論或價值觀,也沒有絕對正確的人,誰都在錯誤中重復(fù)徘徊,誰都在明知故犯的錯誤中保護著自己的自私自利,誰都愛好在顛三倒四的所謂“理論”中去尋找自己的積極及別人的消極,然后再想盡措施用別人的消極來襯托自己的積極,到最后全世界“最巨大最正確最英勇最前衛(wèi)最有價值的公共知識分子”確定是他自己,一如上海的癟三韓寒。
“變臉”,可消極,也可積極,對于不同的人而言,消極和積極的定義也是截然不同的,在體育項目比賽中,獲得金牌的選手所代表的那個國家的國民之心態(tài)確定是積極的,但連銅牌都沒拿到的選手之國家的國民心態(tài)確定是消極的,國足對于中國球迷是消極的,但對于那些比吾國足球?qū)嵙姾芏嗟钠渌麌襾碚f,恐怕就是一樁很積極的事兒——“自私自利”或“唯我獨尊的自我中心主義”在任何國家任何民族那里都演繹得一模一樣,沒有誰比誰更高尚或更具有體育精力或奧林匹克精力。
一年四季氣象總在變更,因此才有萬物生長開花成果才有人類的播種耕耘和收獲。人類社會也是如此,人愛好變臉,因此社會也更變臉如家常便飯,因此人類才有進步才有不斷豐富的物質(zhì)文明及文化文明,也許人類的精力從來都沒有真正文明過,但最起碼人類現(xiàn)在可以不用再去茹毛嗜血也可以活得很好了,能吃飽飯對于全球的大多數(shù)人來說,在幾十年前還只是個美好的幻想呢。
2010年6月17日
山野居士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