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電影《太極張三豐》里有這樣一個故事情節(jié):當大太監(jiān)從街市路過的時候,先是一些官兵橫沖直撞,把正在街市上的人全部趕到兩旁,接著就是大隊人馬鳴鑼開道,那個殺人如麻、搜刮民膏的大太監(jiān),就坐在八抬大轎上,悠然自得,目空一切。可知,這家伙在皇帝那兒卻溫柔如哈巴狗。這時張三豐好的兄弟,天保見了之后,說了一句:“大丈夫應當如此”可見敬慕之情!意思就是說做人就要高高在上。但最終也害逝世了他,背信棄義,陷害好友,變本加厲、搜刮民膏。最終被張三豐打逝世在校場?尚Φ哪莻家伙到逝世還撫弄他的官帽。
由此,我還想起一個人來,這個人不是一般的人,而是莊河市市長大人,能把百姓逼到跪拜求見的地步,看來真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大人物。這樣的人,省長來了必定是五十步開外就伸著手跑過去了。作為一個為國民服務的政府官員,不體察民情,不解決實際問題,近千名百姓求見避而不見,對百姓還有沒有起碼的尊重?這位市長大人,早忘了自己在這個地位上是干什么的,國民賦予市長的權(quán)利里,恐怕也沒有“避而不見”這一條。作為政府官員面對百姓的求見,別管是一個百姓,還是一千個百姓,都應當出面迎接,別管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問題,都應當給百姓進行面對面交換解決。避而不見,當縮頭烏龜,實在說不過去。作為市長,要為一方百姓謀求福祉,并不是坐土皇帝。在一個國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國民求見官員辦事,理論上不通,在現(xiàn)實之中,是大通、特通,形形色色的土皇帝、大太監(jiān)們,在各自的地盤上,如魚得水、呼風喚雨。老百姓要用形形色色的跪和拜,來求得解決問題。這樣一個事件,絕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必定成果。而且,這個事件,不會就如此過去,應當作為一面風月寶鏡,照照官員的嘴臉,照照是怎樣為國民服務的,如何尊重他們的衣食父母。
我在飯店吃飯的時候,也會看到一些稍有些社會地位的人,就是有錢、有權(quán)的人,對服務員指手畫腳,有時故意刁難,不是這個怎么樣,就是那個怎么了。那種呼來喚去的架勢,樣子很是威風,仿佛以此為榮似的?墒牵麄儗Ψ⻊諉T尊重了嗎?服務員也是人,那也是一份工作,憑什么瞧不起人家?再說了,你是來吃飯的,餓了你就吃,為什么帶著什么身份來吃,意思是說“我是什么主任”,“我在某機關(guān)工作”,“我家有多少錢”似的。最瞧不起這樣的人,一轉(zhuǎn)眼,就對照自己官職大一點的,低眉順眼、極盡恭敬。我不敢茍同!需要的時候,可以叫服務員,但出于尊重,也應當說聲“請”或者“謝謝”。
從基層到機關(guān),你可以看到基層里的百姓相互說笑,但到機關(guān)不同了,你只能看到領(lǐng)導對下級的說笑,而對下級說笑的人,對上級又是必恭必敬。不必說什么,也是謹小慎微,一個眼神,就能在下級哪里引發(fā)盡可能的猜測。為什么呢?因為那個人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我發(fā)明這樣一種現(xiàn)象,就是那種不知道尊重人的人,往往就是那種,對領(lǐng)導特別尊重的人。因為他總是以一種具居高臨下的方法,或者帶著仰望的方法看人。一句話,沒有程度。
我讀到過這樣一個故事,蔣緯國先生一次坐火車,看到一個軍官從自己身后擠了走過,過一會那個軍官又從對面擠了回來。這時候蔣先生就站起問:“你是找人呢還是找座位?”那人說找座位,于是蔣先生就請他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可是那軍官并不提謝字,伸手就給他一巴掌,責備他不早讓座。蔣緯國先生說明說,開端并不知道是在找座位還是找人,這次擠過之后才感到可能只在找座位。那個軍官聽了又給來他一巴掌,意識是說,還說明什么。最后蔣緯國先生被擠到車廂的則所里。后來那位軍官知道剛才打的是誰時,嚇得屁滾尿流,趕緊去則所下跪道歉。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