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而學習之”的目標,非為尋求喃喃自語的“宏大智慧”或自高自大的“壯觀境界”,非為標榜所謂的“濟世情懷”或“終極關心”,非為摸索那種脫離了現(xiàn)代科學而去返古復辟地演繹神話臆話鬼話連篇的所謂“人類的終極前途”,非為“遑論道德與正義”,只為尋求“感觀,名利,情義”之滿足而產(chǎn)生的幸福感”。
我想,我只是全世界所有普通人中的一員,對于絕大多數(shù)普通人而言,生活本身無非就是苦中作樂,學習本身也是苦中求樂,“時而學習之”只是為了不讓自己的精力在人生的過程中過于在苦中嚼苦而已。完整不學無術是不行的,學一些對生活有幫助對身心有利益對感官有益處對名利有助益對情義有豐化美化純化作用的東西在我看來不但不是壞事而恰恰是好事,但偏有人寫雜文去重復論證這些普通人的正常心態(tài)都屬下三濫之類,成果就讓像我這樣的普通人看著心里直犯堵了。
我認為真正的“宏大智慧”或“終極關心”,不應當去扯那些故弄玄虛張冠李戴的空洞之玄幻,而應當圍著普通人的普通想法打轉轉[“感觀,名利,情義”之滿足],人類的終極前途無非就在地球之上,只要人類能把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搞好,那么人類的終極前途自然也就明朗了,我想這么簡略的問題基本用不著去扯外星或全部宇宙的蛋,更用不著掐指神算所謂的“東方神佛”或“心與宇宙”之類的瘋話。
“感觀,名利,情義”這三樣東西,只要是個精力還正常的普通人,就沒有不對之孜孜以求的,我是個普通人,且堅信自己的精力到目前為止還很正常。
尋求“感觀,名利,情義”之滿足的做法畢竟有什么值得鞭笞的?我愛聽音樂愛觀賞美術作品愛好用鼻子去聞花香還愛好吃好吃的并經(jīng)常研究如何才干做出更可口的菜肴,當然這些都是為滿足感官,我愛名利且還認為這本就是天經(jīng)地義之事,無名無利的爛好人沒少做過爛好事兒也沒少干過,成果卻是窮困潦倒以至于到處看人家的白眼過活,至于情義的滿足就更是值得每一個普通人大追特求的好事,難道會有誰渴望一輩子都在情義的不滿足中混混諤諤凄悲涼慘地過一生么?
為了滿足“感觀,名利,情義”,我們需要學習,但應當是“時而學習之”!皶r而學習”也可以是畢生學習的一種情勢,但絕不是“畢生刻苦學習”。
在這個世界上,文人嘴里的“道德”與“正義”恰恰是最沒用的東西。一個小孩生了重病,文人先是拿著“道德”去“教導”小孩,一看沒后果再拿“正義”去忽悠小孩,自然還是不會有任何后果,成果搞到最后也只能請醫(yī)生來搶救小孩的生命;云南大旱,文人先是呼吁“道德”,成果老天爺聽而不聞,然后再強烈呼吁“正義”,成果老天爺還沒有被激動得“流淚”,這下文人慌了神,成果到最后還得通過四方聲援八方救難才解決了災民的生活問題。文人的“道德”與“正義”在現(xiàn)實面前蒼白無力,文人的“宏大智慧”和“終極關心”在災害面前不過就是狗屎一堆,文人的“東方經(jīng)典的心與宇宙、神佛及多重時空的直接交換”并沒有禁止汶川地震,也沒有禁止住美軍攻打阿富汗的侵犯行動,當然更沒有為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的艱巨處境改良了哪怕一絲一毫。
空話假話套話神話臆話瘋話在“文人”那里到最后都演變成了玄幻之極的連篇鬼話,他們不承認他們自己也是普通人中的一員,因此他們從來就沒打算為普通人說哪怕半句的實話,他們總愛好自認為是地去尋求所謂的“宏大智慧”或“壯觀境界”,成果一思量我們就會發(fā)明他們的所謂“宏大智慧”和“壯觀境界”,充其量不過都是些紙糊的神佛,一陣風過,就散了架了。
“時而學習之”的目標有三個,第一是盡可能地為了豐化和美化自己的生活,或為了更好地滿足“感官,名利,情義”,第二是為了盡可能地避免被那些專門愛好裝神弄鬼的偽文人忽悠,第三是為了找到并演繹最切合自己的人生模式。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