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伴侶會非常孤單,所以她幾乎必定要把孩子當做伴侶,如果是男孩那就會更容易。這樣男孩就有了被吞沒的創(chuàng)傷。媽媽被拋棄的創(chuàng)傷有多么重,他被吞沒的創(chuàng)傷就有多重。
最后,他長大了,從法律上要屬于另外一個女人了,而這幾乎要了媽媽的命,其苦楚程度就像一個妻子感到最愛的丈夫要離開的程度一樣。于是,媽媽要和媳婦爭取同一個男人。
在這種局面中,這個男人會非?喑,他感到自己的心被分成了幾瓣,甚至自己也最好變成幾個身外身,就像K那樣。
從道德上,他屬于媽媽,越是重男輕女的地區(qū),就越是鼓勵孝順,以至于兒子對媽媽的孝順是絕對不容置疑的頭號道德,絕對不可違背。
從法律上,他屬于妻子。現(xiàn)在,就算在最重男輕女的地區(qū),也一樣受到現(xiàn)代文明的熏陶,明白愛情是第一位的,所以這些地區(qū)的妻子會比以前更加理直氣壯地請求愛的證明,而她們的確在法律上是有這一資格的。
但他的情感何去何從呢?當然,他對媽媽有情感,對妻子也有情感,并且就我所懂得的多數(shù)個案中,其實情感還是更偏向妻子一邊,但道德壓力實在太沉重了,他在意識和行動上更偏向媽媽一邊。
那種戀愛的感到呢?那種愛情中迷人的東西呢?尤其是輕松的兩性相悅呢?這絕不可能在母子關系中尋找,似乎也很難在夫妻關系中尋找。成果,這種需要就轉向了婚外情、婚外性或包二奶這樣的行動上。
很多男性都渴望同時擁有多個女人,但這種渴望,其實是為了回避內疚。
有過嚴重被吞沒創(chuàng)傷的男性,他們看起來很想逃離密切。然而,假若真這樣做了,他們又會極其內疚。像K那種程度的,甚至僅僅因為自己有逃離媽媽的想法,就會產生宏大的內疚。所以,逃離媽媽或妻子這樣的想法,想一想就可以了,真要做的話,那不可能。尤其是,逃離妻子的想法多少還可以有,而逃離媽媽的想法,那甚至都不能意識到。
所以,絕對不可以離婚。但是,想尋求輕松愉悅的兩性關系的愿望怎么辦?
最好的措施是兩全其美,一邊保持本來這個家,另一邊再建一個家,這個家代表了道德、法律、義務、任務、虔誠和生活,而那邊那個家代表了其他一些幻想。
學會拒絕,才干學會密切
作為女性,懂得男性的被吞沒創(chuàng)傷很重要,那樣就會明白,他們的很多行動并不是刻意要損害你,并不是不愛你,而是他們固有的。
作為男性,深入認識你自己的心坎,尤其是深入認識你與媽媽的關系,是極為重要的。
兒子與媽媽的關系,必定是雙重的,既盼望密切并享受密切,又盼望獨立并享受獨立。當你發(fā)明你與媽媽的關系似乎只有密切而缺乏獨立時,那必定是因為獨立的動力被壓抑了。
如果一個媽媽太渴望與兒子密切,那么這個兒子先是享受,接著是感到到被吞沒,于是想逃離,但因此這個想逃離的愿望,又會產生內疚,感到對不住媽媽的愛。
比內疚更深一層的,是膽怯,是害怕被媽媽處分,害怕被媽媽拋棄。
認識這些內疚和膽怯是極為要害的,因為只有化解掉內疚和膽怯的障礙,一個男人才可以真正做到容許自己尋求獨立。
一個非常奇妙的現(xiàn)象是,一些男人會容許自己的配偶犯錯,甚至是出軌,那樣以后,他們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在有些時候拒絕妻子向男人請求證明自己存在的需要了。當然,這又會帶給他們更大的苦楚與糾結。
在認識內疚和膽怯的同時,可以試著從行動入手。對于有被吞沒創(chuàng)傷的人而言,無論男人還是女人,他們必需要學習的功課是,對有被拋棄創(chuàng)傷的人表達拒絕,因為每個人都是要通過自己而證明自己的存在。
在“愛的關系”工作坊中,弗蘇摩迪教大家做了三個行動上的練習:
1.穩(wěn)穩(wěn)地站在地上,一只腳向前,伸出一只手,對向自己提請求的人說“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