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近年來,養(yǎng)生圈風行“造星”,不管什么來歷,都敢堂而皇之地講課、出書、上電視,甚至被成千上萬粉絲簇擁。對時下這種養(yǎng)生亂象,《生命時報》一直在給予關注。近日,本報記者再次深入調查暗訪,并請權威專家對幾位“養(yǎng)生明星”的論調進行分析,揭穿其中的“偽科學”,盼望給讀者更多的提示。
最近,活潑在神壇上的專家多愛講講中醫(yī)養(yǎng)生,但有一位卻以現代營養(yǎng)學為切入點。這位名叫西木的博士,頂著所謂“美國博士”的頭銜登上了各大電視臺,并帶來諸多勁爆言論:牛奶不但不補鈣還會帶走鈣,吃肉不會胖吃米面才會胖……還大談特談他開創(chuàng)的“露卡素有機生活”、“28天零饑餓減肥”,順便讓一種名為“左旋肉堿”的東西火遍了中國。
這些理論在百姓中傳播非常廣泛,可在中國營養(yǎng)學會多位營養(yǎng)專家眼中,有些“錯得不知該如何批評”、“會嚴重誤導大眾,”的說法,無疑會給嘗試者的身材帶來宏大迫害。
觀點荒謬,錯漏百出
“語不驚人逝世不休”用在西木身上再合適不過,慣例上營養(yǎng)學認同的觀點都被他一一顛覆。他提倡的所謂“露卡素飲食”,號稱基于哈佛大學健康研究成果,強調無糖低碳、有機生食,能防治肥胖、“三高”和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疾病。這個方法看似誘人,細究起來卻錯漏百出。
錯誤觀點一:動物油有益、植物油有害。西木這樣說明自己的觀點:我們的祖先每天攝入4倍于我們的脂肪和膽固醇,全部生吃,不得肥胖和“三高”。植物油則會增加得心臟病、糖尿病、癌癥、免疫失協(xié)調心智障礙等50多種退化性疾病的危險。
對此,中國營養(yǎng)學會秘書長賈健斌表現:“當時的人均壽命遠遠低于現在,說那時的飲食結構合理沒有科學根據!毕喾,大批的醫(yī)學研究證實,攝入過量動物脂肪會導致肥胖、動脈硬化,而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則不會帶來這樣的迫害。世界各國的膳食指南,廣泛推薦的也是多攝入植物油,少攝入動物脂肪。
錯誤觀點二:牛奶不補鈣,還會帶走鈣。西木認為:牛奶中含有鈣是不假,牛奶里還含有鎂,但是鎂的含量只有鈣的1/10,這導致實際上攝入的鈣并不是很多;不僅如此,牛奶還可能帶走更多的鈣。
“牛奶能為身材供給充分且容易接收的鈣,已是不爭的事實!敝袊鵂I養(yǎng)學會理事長程義勇教授對此批評道,鈣和鎂都屬于二價離子,確實存在競爭關系,也就是說,大批攝入鎂,可能會影響鈣的接收,怎么會因為鎂含量少影響鈣的接收呢?
錯誤觀點三:吃肉不長胖、吃主食才胖。狼吃羊,羊吃草,羊肥狼瘦!所以,吃肉不會讓人發(fā)胖,且生吃最好。而糖、米、面、土豆是“減肥四害”。
“少吃精制糖是沒有錯的,但把所有主食一棍子打逝世就不對了!敝袊鵂I養(yǎng)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翟鳳英教授說,人不是牛羊狼豹,不同物種的營養(yǎng)需求完整不同。根據世界糧農組織的推薦,糧食供給的碳水化合物應占人體每日需求量的55%—65%。“吃肉太多反而會導致肥胖,看看歐美國家的肥胖率就知道!痹僬,肉類中可能含有大批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生吃可能帶來更大的迫害,而且很多營養(yǎng)必須經過烹調后才干被接收。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