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思勰的《齊民要求》中詳細記述了古代五種制糖方法。唐朝時,從印度傳入制蔗糖法,使中國制糖技術進一步提高,開始生產白糖。到清末時,東北地區(qū)開始用西方技術制作甜菜糖,同時我國制糖業(yè)蓬勃興旺,使許多古代糖點重新煥發(fā)出異彩,如廣式月餅、蘇州年糕等。
在河南的新鄉(xiāng)也有一道很出名的菜叫紅燜羊肉,地道的做法那是很講究的,類似火鍋又像燉菜。咱們家里做起來我覺著有些麻煩,就自己改造了一下!
家常紅燜羊肉:
主料:羊肉500g(我選的羊肋排下面的肉),胡蘿卜300g,洋蔥200g,枸杞一小勺
調料包:蔥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辣椒,山楂干
其他調料:啤酒一罐,料酒一大勺,老抽一大勺,生抽一小勺,鹽一小勺,糖一小勺
做法:
1】羊肉洗凈瀝干水分切1cm見方的塊
2】調料包的材料放入調料包,胡蘿卜和洋蔥切和羊肉相仿的塊
3】鍋內燒熱油,倒入羊肉翻炒變色,把料酒,糖,鹽,生抽,老抽倒入炒勻
4】把炒勻的羊肉轉入高壓鍋,倒入啤酒,再加入和啤酒等份的開水,加入調料包
5】高壓鍋上氣后轉中小火壓一小時
6】壓好的羊肉再次轉到炒鍋,倒入胡蘿卜和枸杞中小火燜煮30分鐘,出鍋前五分鐘倒入洋蔥
俺家挑食男粉喜歡這個吃法,所以飯前勉強給俺當了模特……大家鼓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