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齡人也大抵雷同,不是小孩,也不是大人,只在這兩種人群中散步。我不是一個生活的憧憬者,但卻不太愛好現(xiàn)在的生活,我無法像孩子或大人一樣生活,我所有的只是一個少年的稱謂,卻找不到少年的生活。我們的地盤除了校園便是家里,過去常去的游樂園,玩具店如今已無興趣,KTV,酒吧,夜總會這些娛樂場合,我還未到進去的年紀。我甚至連一舉一動也要警惕翼翼,既不能太活潑也不能太沉默,因為前者被看做幼稚而后者被看做老氣。看似陽光的青春期卻只有夾縫里的天地,于是只有和同樣在夾縫里的人才有共同語言,至于家長,則與我們有條代溝,或深或淺。
青春期的我們既不純粹也不骯臟,是一種很對峙的狀態(tài)。我們的生活除了學(xué)習(xí)似乎沒有別的東西,不像小孩一回家就關(guān)心動畫片,也不像大人一回家就關(guān)心股票菜價,在幻想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之間的我們,很迷茫。只有課本與作業(yè)才會讓我們感興趣,因為我們的“工作”就是寫作業(yè),就是學(xué)知識。這種生活,不知是苦是甜,但我們不需要知道,因為只有考上好高中和好大學(xué),這種生活才有意義。
在這個看似生氣蓬勃的時代里,卻又一處不為人知的昏暗,這便是孤單。我們不是沒有朋友,而是缺乏知音,或許是因為生活在大人與小孩之間的夾縫里,我們的處世為人與大人的處世為人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的行動,很少有別的年紀段的人能懂得,所謂的叛逆情感,只不過是無法懂得我們的人所找的借口罷了。我們不會像小孩子一樣亂跑也不會像大人一樣闖紅燈,我們不會像小孩一樣隨手亂畫也不會像大人一樣隨地吐痰,我們不會像小孩子一樣辦事靠家長也不會像大人一樣辦事找關(guān)系。這種生活,很奇特,尤其是在中國這個小孩大人兩極分化的國家。
我們沒法轉(zhuǎn)變什么,我們沒法批評什么,我們所能做的便是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再學(xué)習(xí);考好,考好,再考好。而我們的心坎深處的苦楚,壓抑,迷茫卻遠沒有表面的成績重要。在大人眼中,我們能有什么煩惱?但事實是,我們有煩惱,而且有很多。它們就像鐵錘一樣鍛打我們的心,等青春期一過,我們的心就被打的剛強無比,麻痹不仁了。那熱血一旦被抽干,人也就變得圓滑起來了,就像許多大人一樣。
人總愛好把人分類。而我們這一代被稱作90后,大多數(shù)90后們都還話在青春期里,這是一個宏大的群體,也是一個充滿了個性的群體,非主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非主流與主流文化的最大不同是,主流是為了目標(biāo)而展現(xiàn),而非主流是為了展現(xiàn)而展現(xiàn),是一群沉靜了很久的人的特立獨行。
生活在夾縫里的我們,思想很窄,知識很平。
青春期里的那些事兒,不過如此而已。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