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部與國家文物局聯合下文,請求不宣傳有爭議、未認定的名人故里,不命名虛構人物故里,嚴禁利用反面或負面人物形象舉辦主題文化運動等。
這一紙通知,似乎為長久以來甚囂塵上的“搶名人”現象劃上一個句號。但記者連日來采訪發(fā)明,各地以名人故里、故居的名義進行的投資和宣傳還在持續(xù),為爭取名人頗有不達目標不罷休之勢。
兩部委叫停名人故里之爭
去年湖北安陸與四川江油因一則城市形象廣告引發(fā)李白故里之爭,此后朱熹故里、炎帝故里、岳飛故里等紛爭四起,山東省陽谷縣、臨清縣和安徽黃山三地爭當西門慶故里令國人大跌眼鏡,孫悟空、觀音也先后“被故里”。
今年一部電視劇《三國》,將曠日持久的名人爭取戰(zhàn)推向高潮。曹操、趙云、貂蟬、二喬都成為爭取對象,因電視劇中劉備三顧茅廬之地在襄陽,河南南陽30名小學生在臥龍崗前齊誦《出師表》以示抗議,還有觀眾現場砸毀電視機。
為此,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發(fā)出通知,指出目前在文化遺產保護開發(fā)上存在打著傳承文化旗幟爭取名人故里、興建假文物、盲目舉辦祭拜運動、肆意炒作負面歷史人物等問題,請求對歷史文化名人的故里、故居、重要文物所在地的認定,要本著積極有益、少而精的原則,由權威的學術機構和專家參與認定,對于有爭議、未經認定的,不宜命名或宣傳。
禁令只見雷聲不見雨點
記者分辨致電涉及諸葛亮故居之爭的襄樊、二喬故里之爭的嘉魚、李白故里之爭的安陸,發(fā)明三地繚繞故里、故居進行的建設和宣傳都還在持續(xù)。
兩部委的通知發(fā)布當天,襄樊發(fā)布將舉辦“2010中國襄樊·諸葛亮文化節(jié)”。雖然通知中禁止有爭議的名人故里、故居命名宣傳,襄樊市政府門戶網站頂端仍然掛著形象廣告:“1800年前,諸葛亮自襄陽隆中出山成三分天下,今日襄樊,中國大陸最合適開設工廠的城市。”以諸葛故居為看點的隆中文化旅游區(qū)一切如常。
嘉魚縣占地163.34畝、總投資3500萬元的二喬公園已經啟動,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江開群告訴記者,公園建設并未受到影響,二喬雕塑、二喬曾經洗浴過的溫泉池等項目也將陸續(xù)實行。
招商投資2億元的安陸白兆山李白主題公園也沒有擱淺的跡象,38米高的李白塑像目前正在組裝。該市文體局局長曹成海說明:“李白故里之爭具有與眾不同的意義,讓全國國民更加懂得李白文化,我們所做的是為了弘揚李白詩歌文化,這與通知內容并不沖突。”
“搶名人”為何禁而不止?為爭名人故里,各地不遺余力投巨資,大興土木修仿古建筑,舉辦學術會議、文化節(jié)、展覽會,文化的臺子搭起來了,經濟就能唱上一出好戲嗎?名人之爭是在弘揚傳統(tǒng)文化,還是對文化的濫用? (楚天都市報記者羅茜 實習生李娟 戴書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