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進禮拜的屋子,人山人海。
禮拜剛剛開端,牧師正在帶領大家唱頌歌,感人的音樂響起時,立刻讓人進入一種深沉的虔誠的氣氛中。
朋友告訴我,這個禮拜團體以海歸人群為主。這一點,當我走進屋子,從參加人群的穿戴,氣質(zhì)等就看出來了。
有攜著LV包來禮拜的時尚女孩;
有夫妻情侶一起過來的。我面前的一位中年夫婦,大概是妻子虔誠地信教,拽著丈夫一起來凝聽神的教導,惋惜丈夫慧根不佳,牧師講道的聲音好似催眠曲,他一直在昏昏欲睡。虔誠的妻子感到很為難,于是不斷推醒丈夫,回到神的氣氛中。
禮拜的程序很長,先是唱頌歌,贊美神的巨大以及給我們的恩賜等,接著是牧師講道。這天講的主題是“惡仆與善仆”,神本來籌備交給惡仆一些重任,但是惡仆當神不在的時候,就愛好做壞事,總感到神會比較晚來。
這段經(jīng)文提示我們:心坎要有戒律。牧師說,菜刀在好人手中,是做飯作菜的工具;但在壞人手中,有可能就變成了行兇的兵器。所以,要把持我們的心念,你做了什么,神都會看見,不要認為他看不見,他不會那么早來,所以可以有忖無恐。
我最愛好的是聽一些圣經(jīng)音樂,特別是領取圣餐時的一首背景音樂,讓人感到一種來自心坎深層的大激動,找到一種和上帝對話的感到。
因為這種激動,眼淚甚至奪眶而出。
禮拜長達三個小時,但自始至終,沒有人說一句話,大家全都沉浸在那種嚴正,深沉,激動的氣氛中,在牧師的帶領下,沉思,祈禱,默想。
這也是我佩服基督教的原因之所在。眾生喧囂,中國人太少的時間用來祈禱,沉思了。走進餐館,商場,辦公室等,所有的公共場合都充滿了喧囂。每個人愛好把自己熱烈折騰得筋疲力盡,可能直到上床后,睡眠里都不安靜。但在一些信奉基督教的西方國家,因為人們經(jīng)常默禱,沉思,社會上整體充滿了一種安靜的內(nèi)省氣氛,人們謙恭,有禮。
我愛好那種安靜。
基督教在中國發(fā)展的速度驚人,我看過社科院學者何帆的一篇文章說,照現(xiàn)在的速度發(fā)展下去,清朝傳教士們曾經(jīng)渴望的用“基督教的光芒來普照中華子民”的幻想即將實現(xiàn)。據(jù)說,在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等地,各種信仰基督教的團體越來越多。信仰高知化,精英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不得不提示的是,比起某些信仰來說,信仰基督完整是一種發(fā)自心坎的主動參與,它需要奉獻,淡泊名利等,讓人在神的感召下,充滿一種高尚精力。
對基督持猜忌論的人總愛好說,這個世界上到底有神的存在嗎?因為沒有看到,所以他們不信任。有些極端的觀點甚至認為,如果神真的無所不能,為什么它不能為所欲為的滿足我的一切愿望?
我信任神是存在的。
甘肅與新疆交界的羅布泊附近的雅丹地貌。那里,幾萬前還是一片湖泊,后來因為地殼運動,湖水降下去后,成了一片干洄的戈壁,有各種各樣的類似沉船,老人,有趣的動物等形狀的怪石。千萬年來,它靜靜的矗立在那里。方圓幾百公里看不到一個人煙,而要達到那里,又需要在荒無人煙的戈壁上,開車遠行十幾個小時。
記得一次和朋友夜行去山谷探險,不慎走散,那時的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害怕,而是祈禱,我靜靜的佇立在那里,四周萬賴俱靜,聽不到人聲,鳥聲,車聲,唯有一種天賴一般的安靜。那一刻間,你會感到到宇宙間只有神的存的,它無處不在,在一種大的安靜中,你能夠居心靈和神對話。
詩人和敏感的藝術家,最能感到神的存在。
西川有一首著名的叫做《在毛爾蓋仰望星空》的詩描寫過類似的感到。他在青海一個叫做毛而蓋的處所旅行時,有一天夜里,“河漢無聲,鳥雀無鳴”,他被一種來自神的聲音所打動,寫下了“我是那一個頑皮的孩子,現(xiàn)成屏住呼吸,靜心凝聽”的詩句。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