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沒有人給愛情進行過量化,細化,更沒有人給出過確實的公式,因為愛情在人們的眼里太神圣了。一旦這個美麗的外衣被撕毀,愛情就無法再去歌頌和夸獎,作者的筆下也就會顯得蒼白無力了,因此沒有一個作者去撕毀這個美麗的外衣,這也是一個善意的謊言。然而,謊言畢竟是謊言,隨著人們的覺悟,對愛的召喚,早晚都會被人們?nèi)グl(fā)明、去撕破。我想把愛情真實的一面展現(xiàn)給大家,讓大家有一個蘇醒的認識,也未必是一件壞事。這樣,人們就會從實際出發(fā),在看待愛情上就會客觀地分析,客觀地看待,從而減少過高的渴望和盲從,較好地避免愛情悲劇的產(chǎn)生。
我個人認為:愛情等于物質(zhì)(經(jīng)濟基礎(chǔ)+地位)和精力(價值觀念+容貌+氣質(zhì))的積。其中物質(zhì)包含經(jīng)濟基礎(chǔ)和地位;精力包含價值觀念、容貌和睦質(zhì)。其公式表達為:愛情=物質(zhì)(經(jīng)濟+地位)*精力(價值觀念+容貌+氣質(zhì))。
從公式不難看出,愛情與物質(zhì)和精力成正比。當(dāng)愛情的值斷定時,物質(zhì)的東西越多,那么精力的尋求也就越少;那么,精力方面的東西越多,物質(zhì)方面的東西也就少了。當(dāng)愛情的值不斷定時,物質(zhì)和精力都好,那么愛情的堅固性系數(shù)就越大,反之,就越少。在這里我給大家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愛情的條件。以前,有一個村里有一個年輕的小伙子,因為家里窮,人長的也不太美麗,與其同齡人都結(jié)婚生子了,他還沒有找到對象。有一天,他去問智者,智者說:愛情是有條件的,你家窮,人又不美麗,又不會技巧。所以你找不到對象。因此,你必須學(xué)一門技巧,學(xué)會掙錢才行。這個小伙子第二天就去學(xué)習(xí)打鐵技巧,一年學(xué)成后,回家自己開了個打鐵鋪,兩年下來蓋了房子,家中也逐漸富饒起來。于是上門給其提親的人很多,小伙子從里面挑了個美麗的姑娘結(jié)了婚。這個故事就闡明了姑娘在選擇愛情標(biāo)準(zhǔn)時,是以物質(zhì)為基礎(chǔ)的。
第二個故事是: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這個故事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也是美麗的、動人的愛情故事。講的是在西漢時代,大文豪司馬相如與美女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后來司馬相如被人們稱為“情圣”。其實真實的故事是:當(dāng)時司馬相如雖在當(dāng)?shù)厥且粋比較著名的文人,但家里比較窮,人長得非常美麗。當(dāng)他得知全國首富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逝世了丈夫,17歲就成了寡婦,但人長得非常美麗,又有才時,就想盡一切措施想得到卓文君。但卓王孫不批準(zhǔn)。卓文君看其是當(dāng)?shù)刂抛樱钟⒖∶利悤r,就同司馬相如私奔到其家。但因司馬家中較窮,無法生活時,卓文君就與司馬相如到其父的家門口做生意。卓父看女兒生米已做成了熟飯,因面子和心疼女兒,就給其好多錢,讓他倆回司馬相如家里生活。當(dāng)時,漢武帝很觀賞司馬相如的才干,便召其到朝里做了侍郎。過了一段時間,司馬相如在京城有了“情人”,他想同卓文君分別。卓文君便給其寫了兩首數(shù)字詩,第一首是:“一別之后,二地相思,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huán)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般相思,千般系念,萬般無奈把郞怨。第二首詩是:萬言千語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闌,九月重陽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遭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已心亂,急促,三月桃花隨水轉(zhuǎn),飄零零,二月風(fēng)箏線兒斷,噫,郞呀郞,恨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作男!彼抉R相如看信后很受教導(dǎo),又想想文君既有錢,又有才,人又非常美麗,更支撐自己的事業(yè),所以又“拋棄新歡選舊愛”了。從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中可以看出:愛情不但要有物質(zhì)基礎(chǔ),而且還要有精力需要,如果司馬相如人長的不美麗,又沒有才干的話,文君也不會同司馬相如私奔;但文君家里如果沒有錢,人長得又不美麗,又沒有才的話,文君的愛情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