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踏過的腳印
“水足跡”指的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qū)或一個人,在必定時間內花費的所有產品和服務所需要的水資源數量。有人形象地把它說明為:“水在生產和花費過程中踏過的腳印。”
荷蘭學者阿爾杰恩胡克斯特拉在2002年最早提出“水足跡”這個概念,其中包含國家“水足跡”和個人“水足跡”。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2008年發(fā)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中首次引進這一概念。
荷蘭特文特大學開發(fā)了“水足跡”盤算器(WFC),用于盤算個人和某個國家居民的“水足跡”。WFC 有快速和擴大兩個版本,快速版盤算某個國家居民的平均個人“水足跡”,只要登陸“水足跡”盤算網站(www.waterfootprint.org)在“你的‘水足跡’盤算器”頁面,選擇所屬國家、性別、飲食習慣(素食、肉類花費量一般、肉類花費量高)、年花費金額,即可盤算出你的年個人“水足跡”、“水足跡”的組成和各種食物花費所占的份額。擴大版WFC 需要選擇所屬國家、填入詳細的食物、家庭生活和工業(yè)品花費情況(如每周花費多少公斤的谷物、肉類、奶類等,每天洗幾次澡,每周洗幾次車以及年花費金額等)盤算出較為準確的個人“水足跡”。
沖杯咖啡要140升水
通過盤算,我們可以看到,在荷蘭,一杯咖啡(標準杯125毫升)的總耗水量為140升,這重要是因為熱帶咖啡豆在種植過程中需要大批水分。而大多數情況下,洗一次澡也不會用這么多的水。
研究還發(fā)明,荷蘭咖啡花費的年需水總量為26億立方米,相當于默茲河(西歐的一條河流,長901公里,源自法國東北部,流經比利時南部,在荷蘭東南部入海)年流量的36%。荷蘭人咖啡花費占全世界2.4%。由此推算,全球咖啡花費每年需水總量就高達1100億立方米。這相當于默茲河年流量的15倍。研究人員宣稱,在全球氣溫變暖,水資源日益緊張的大勢下,喝茶的確是更好的選擇。據推算,1杯茶的耗水量為35升。
還水于地球并非易事
現在,已經有企業(yè)意識到必須做點什么。
可口可樂承諾:“把生產每一瓶飲料用掉的水,一滴不少地還給地球”。不過,要抹掉它那宏大的“水足跡”絕非易事。在濃縮液廠和裝瓶工廠生產一瓶250毫升可樂耗水超過500毫升,如果加上所用原料的“水足跡”,其用水量將非常驚人。
據報道,近幾年可口可樂公司采用了包含開發(fā)應用“空氣洗罐生產線”在內的一系列節(jié)水措施,并與世界自然基金會達成全面合作,承諾到2012年全球系統(tǒng)水資源利用效率在2004年的基礎上進步20%。
北歐化工公司則完成了塑料材料的首個“水足跡”評估。他們于2008年8月啟動“水足跡”分析,其后與瑞典皇家科學院共同完成了對重要客戶1個100平方米套房的交聯聚乙烯排水系統(tǒng)的測試。調查成果證實了最初的估計,制作聚烯烴的直接“水足跡”在1.2~6.5升淡水/千克成品,從原材料、能源起始的間接“水足跡”更多,大概是直接“水足跡”的3倍。
等待共同的舉動
2008年的《地球生命力報告》指出全球人均每年花費124萬升水,約相當于一個奧運會游泳池一半的水量。從美國人均每年花費248萬升水到也門人均每年花費61.9萬升水,花費水量因國家而異。由于氣象變更,目前全球約50個國家正蒙受著中度或重度的缺水壓力,常年或季節(jié)性缺水的人口數量預計也會增加。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干事詹姆士李普警告說:“全球正關注高估金融資產所導致的成果,但當前人類社會要面對的卻是由于低估環(huán)境資產而造成的生態(tài)信貸缺乏。如果我們對于地球的需求持續(xù)以同一速度增加,那么,到21世紀30年代中期,我們將需要兩個地球來保持我們目前的生活方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