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氣溫起伏大,是心腦血管疾病發(fā)作的高危季節(jié)之一。記者29日在南京鼓樓醫(yī)院采訪時了解到,近一個多星期以來,該院神經外科已收治多例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的患者,僅28日一天,該科就進行了6例腦動脈瘤介入手術。
鼓樓醫(yī)院神經外科黃玉杰主任醫(yī)師介紹,腦動脈瘤是因腦動脈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內壓力增高,腦動脈管壁逐漸變薄并異常膨出而產生的,從外形上看就好像動脈上長出了一個氣球樣的“瘤子”,因此得名“動脈瘤”。腦動脈瘤的發(fā)生與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感染、外傷等有關,并有家族傾向。腦動脈瘤的血管管壁變薄膨出,當氣溫變化較大、情緒波動時,會引起血管內壓力驟然升高,極易導致腦動脈瘤破裂。
專家表示,80%的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都是由腦動脈瘤破裂引起的,腦動脈瘤第一次破裂出血的死亡率為15%-20%,如果第一次出血后病人沒有死亡,也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很快就會發(fā)生第二次出血,這時的死亡率就高達80%。因此,腦動脈瘤治療的目的就是要防止動脈瘤破裂出血或再次破裂。如果臨床診斷為腦動脈瘤,即使沒有破裂也需要進行治療,因為它隨時都有可能會破裂。目前的顱內介入療法無需開顱,通過在患者大腿根穿刺一米粒大小的點,把數枚鉑金屬圈從微導管絲中送入腦動脈腔瘤內,將已被撐成小氣球一樣、就要破裂甚至已滲漏出血、即將導致患者顱內大出血死亡的動脈瘤填實堵死,使之愈合,患者術后短期即可康復出院。 (記者朱旭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