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特產(chǎn)粗加工 山楂切片要加藥熏?
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
齊魯網(wǎng)11月20日訊 據(jù)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道,山楂作為一個應(yīng)季的山貨,經(jīng)常被制作成冰糖葫蘆出現(xiàn)在大家的面前,咬一口酸酸甜甜,是一些女孩子的最愛。說起這山楂,青州可是它的主產(chǎn)區(qū),敞口山楂非常有名,山楂也一度成為一些山村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不過,最近有人爆料,青州的一些山楂,一旦被加工之后,雖然看上去沒有什么變化,但實際上沒法吃。
山楂是青州的地方特產(chǎn)之一,它也是當(dāng)?shù)匾恍┥酱遄钪饕慕?jīng)濟來源。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山楂已經(jīng)上市,很多特產(chǎn)銷售點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山楂具有健胃消食的功效,因此,很多人喜歡買點切好的“山楂干”泡水喝。
攤主:“這個是八塊錢一斤,四斤鮮山楂曬一斤片子。”
記者:“怎么都切成片了?”
攤主:“切成片喝水。”
據(jù)爆料人講,就是這種被切好的山楂干最危險,很多人買來泡水喝,卻不知這些山楂干在加工的過程中被加了藥,看上去鮮亮的山楂干,實際上被熏過了。
攤主:“我這些六塊,我這些很好,沒有熏。”
攤主:“沒有熏過,我這么大年齡了,不騙你。”
記者:“熏了怎么看出來?”
攤主:“熏了發(fā)白。”
記者注意到,面前的這幾個攤位上的山楂片,有的顯示暗黃色,有的看上去卻干凈亮白、顏色鮮艷。到底什么樣的才是上好的山楂片?記者心里是一點底也沒有。而這些攤主都表示,自家的山楂干是沒有經(jīng)過熏制的,屬于切片后自然晾曬而成。那么,山楂切片后為什么顏色的差別如此之大?所謂的山楂干得加藥熏的說法是否屬實呢?
特產(chǎn)專賣店工作人員:“都是用些藥。”
記者“他們加工時候弄上的,加上什么藥?”
特產(chǎn)專賣店工作人員:“不知道,加上一種東西,看著很新鮮,很好。”
果然,在接下來的調(diào)查中,爆料人關(guān)于“山楂干用藥熏”的說法也得到了印證。那么,山楂切片之后為什么還要加藥,加藥會不會對人體產(chǎn)生危害呢?帶著一系列的疑問,記者決定到山楂加工戶那里了解一番。
記者:“這些山楂怎么都剪了?”
山楂加工戶:“鉸片子。”
記者:“不都是直接賣嗎?”
山楂加工戶::“也有賣的。自己的,鉸一下多賺點錢啊。”
記者:“這屬于加工了?”
山楂加工戶:“嗯,賺加工費。”
在縣級公路的道路兩側(cè),記者見到有人正在加工山楂。守著一個鐵篩子,里面盛放著山楂鮮果,然后用鐵剪子把一個個的山楂鉸成四、五個小片。他們告訴記者,到了這個季節(jié),幾乎家家戶戶都在鉸片子。
山楂加工戶:“弄完了得月數(shù)。”
記者:“誰過來收?”
山楂加工戶:“有的是過來收的。收了之后,用大車發(fā)貨。越使這個越貴。”
據(jù)青州的一些山楂加工戶講,山楂鉸成片子用藥熏,就是為了賣個好價錢。往外搞批發(fā),山楂果一斤一塊五、六毛錢,而加工成山楂片子,一斤就能賣到五、六塊錢。賣山楂賺點兒錢不容易,加工一剪子一剪子的也挺累。加工就加工,可是為什么還要加藥?給山楂片子加藥的目的是什么?收購方是不知道,還是寧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
據(jù)了解,青州一些鄉(xiāng)鎮(zhèn),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山楂樹,每年光山楂果就能收獲兩三千斤,到了冬閑時節(jié),他們就窩在家里鉸山楂片子,簡單加工之后,再進(jìn)行銷售。在山腳下的一塊空地上,二三十個篩網(wǎng)上面擺滿了鉸好了的山楂片,這家人也正在忙活著晾曬山楂干。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