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此得出有關誤傷中國經(jīng)濟的結論還為時尚早。摩根士丹利首席經(jīng)濟學家王慶指出,從建筑面積上看,35個大城市占全國建筑運動中的比重是35%左右。而前十個房價上漲最快的城市或者房價最高的城市,占全國建筑運動比重也就5%到6%。前四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的占比是3%。也就是說,這些處所的經(jīng)濟運動可能放緩,但對全國的建筑運動影響有限。因為無論何種售價的房子,對水泥的需求量是一樣的。
更進一步而言,此輪房地產的調控與2007年底的調控背景迥異。上一輪宏觀調控曾讓中國經(jīng)濟迅速進入放緩通道,盡管這一輪針對房地產的政策力度更大,但它的宏觀后果未必強烈。王慶指出,這重要是因為2007年底的房地產政策制定和履行,是在整體宏觀經(jīng)濟政策壓縮的大環(huán)境下做出的。當年的信貸指標僅僅是4萬億左右,而今年是7.5萬億。而且他斷定這一數(shù)字還將在第四季度宏觀政策微調后被突破。
不過各方面的跡象表明,盡管中央政府推動房地產調控的決心并沒有轉變,限購政策也必定是臨時的,且難以從北京擴大到中國其他城市。中國經(jīng)濟正在實現(xiàn)軟著陸,宏觀政策或將于第四季度產生微調,這其中或將包含以信貸壓縮為核心的房地產調控。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