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畝造城”疑縮水逾9成
不久前,碧桂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在句容投資400億元、打造近萬畝新城項目遭遇質疑。
句容“萬畝造城”疑縮水逾9成
不久前,碧桂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在句容投資400億元、打造近萬畝新城項目遭遇質疑——該項目涉及當地20個自然村的拆遷改造,當地政府被指與碧桂園協(xié)議大量拿地,協(xié)助企業(yè)迅速開發(fā),再逐步提供土地證的違規(guī)行為。
昨天,該市政府向早報記者回應了相關質疑,稱20個自然村、約10平方公里的村莊改造將不會改變用地性質,而碧桂園在該市所拿地項目用地總面積僅為285.44畝,與之前曝出的“萬畝造城”相比嚴重“縮水”。
村民質疑
“招拍掛”只是假像
該項目被視為碧桂園運作的常規(guī)套路——在二三線城市與地方政府協(xié)議大量拿地,然后迅速啟動開發(fā),再由地方政府逐步提供土地證。
目前,江蘇省鎮(zhèn)江句容市黃梅鎮(zhèn)新塘村等村落的村民們均面臨著“拆遷”。但這場名為“村落整治”的大規(guī)模拆遷給這些村民即將帶來的是搬進現代化的新居還是“失地之虞”目前還未為可知。而在8月8日,在這片拆遷的老宅基地上,碧桂園“鳳凰城”項目奠基——該集團將在此投資400億元興建近1萬畝的“新城”,打造“南京新東郊”。
據介紹,由于涉及征用集體用地,當地國土部門將分批上報該省國土資源廳審批,目前已審批出讓約580畝土地,用于住房、酒店、居民安置樓等,即將開工。但接下來的9000多畝項目如何“名正言順”地拿到手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據悉,該項目被視為碧桂園運作的常規(guī)套路——在二三線城市與地方政府協(xié)議大量拿地,然后迅速啟動開發(fā),再由地方政府逐步提供土地證。
目前黃梅鎮(zhèn)拆遷的20個村莊占地約10平方公里,合約1.5萬畝,被外界質疑為:碧桂園“萬畝造城”鋪路,土地出讓“招拍掛”只不過是個假象,實際上仍會暗箱操作。8月上旬,碧桂園在當地的奠基儀式似乎印證了人們的推測。盡管目前只有580畝可以轉為國有土地對外招拍掛出讓,但卻毫無懸念地落入碧桂園囊中,也再度加劇了當地村民的猜疑。據悉,在碧桂園和句容簽約儀式上,句容官員曾指出“對未來開發(fā)建設中沒有遇到過的問題,千萬不要說‘不行’,保證項目順利建設”。
當地政府回應
拆遷不改變用地性質
該市相關負責人稱,土地流轉方面,在不改變土地所有制性質、土地農業(yè)用途,不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的前提下實行整體流轉。
句容市政府相關部門昨天向早報記者提供的回應材料中提出,今年以來,該市大力開展村莊整理工作,其中黃梅鎮(zhèn)等是首批試點示范單位,該鎮(zhèn)村莊整理工作涉及新塘、黃梅、后塘3個行政村的20個自然村,面積約10平方公里,涉及農戶2599戶、6610人。
該市政府表示,拆遷前曾征求村民意見,“從回收的情況看,村莊整理以及補償安置政策受到了80%以上村民的擁護和支持”。該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土地流轉方面,在不改變土地所有制性質,不改變土地農業(yè)用途,不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的前提下實行整體流轉。標準則以承包戶為單位,按現有承包面積每畝每年發(fā)放600元的土地流轉費和400元的生活費補助,于每年年底一次性發(fā)放到位。土地流轉后,農用地將由鎮(zhèn)農服中心統(tǒng)一經營,農民不必擔心“失地”,可以選擇繼續(xù)承租種地,也可以選擇打工,而該鎮(zhèn)擬定的流轉標準也高于其它地區(qū)標準。
“萬畝”造城項目
目前僅有約285畝
該項目經控規(guī)后,用地總面積為285.44畝,7月16日被碧桂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競得摘牌,拿地總價約2億元,樓面地價約1000元/平方米。
對于黃梅鎮(zhèn)村莊整理后的用地審批,該市回應稱,依據黃梅鎮(zhèn)建設規(guī)劃,該市向江蘇省國土廳上報了總面積584.75畝的征地轉用申請,其中用于村莊整理安置用地297.77畝,用于經營性用地286.98畝,已于今年6月24日或江蘇省政府批準。
據介紹,該項目經控規(guī)后,用地總面積為285.44畝,于今年7月5日發(fā)布公告出讓,7月16日被句容碧桂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競得摘牌,拿地總價約2億元,樓面地價約1000元/畝。據介紹,碧桂園已全部繳清拍地款項,并于上月下旬拿到了建設用地許可證和土地證。
該市政府表示,此前有媒體反映的“句容曾經在7月8日掛牌黃梅區(qū)域3塊土地,面積合計2500多畝”與事實不符。經查,該市今年第2號公告的共16宗土地總面積372.045畝,其中掛牌涉及黃梅區(qū)域確有3幅地塊,即為上述碧桂園掛牌競得的土地,面積僅為285.44畝,不存在有2500畝土地說法。
但對于“萬畝造城”項目,該市并未予以否認。據了解,與句容相似的是,碧桂園與距離南京只有50公里的安徽和縣也簽訂了萬畝造城項目,目前已拿到了一期逾2600畝的用地,但后期用地往往會遇到問題。據悉,碧桂園今年在土地儲備上安排了70億元的預算,而截至2009年底該集團已囤地約6.5萬畝,其土地成本只占整個房地產開發(fā)成本一成左右,其中與地方政府的合作模式“功不可沒”。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