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原料:雞骨草60克 豬橫利250克 豬里脊250克 蜜棗3粒 姜1小塊 鹽1茶匙 清水1500毫升
做法:
1) 將雞骨草反復(fù)清洗洗干凈,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鐘左右。
2) 豬橫利有稍許的異味,要多用清水浸泡幾回(每次最少10分鐘左右),再反復(fù)沖洗干凈,用刀去除背面的白色筋膜,然后改刀切成5cm大小的塊。
3) 把豬里脊洗凈,切成兩大塊。姜去皮洗凈后,用刀拍裂備用。
4) 將豬橫利和瘦肉,分別放在開水中焯燙3分鐘出去血污,然后分別再用清水沖凈表面的浮沫。焯燙的湯,一定倒掉不用!
5) 湯煲內(nèi)放入清水先煮沸,然后放入焯燙后的豬橫利和豬里脊,雞骨草和姜片,大火煮沸后,撇去有可能再產(chǎn)生的浮沫,然后蓋上蓋子,改小火煲2小時。
6) 食用前調(diào)入鹽即可。
超級啰嗦:
雞骨草的藥用功效非常大,主要是清熱解毒,舒肝止痛。與豬橫利搭配煲湯飲用,對滋養(yǎng)肝脾有很好的作用。雞骨草在南方很容易購買,北方可以到藥店、大型菜市場賣調(diào)料香料的攤位,或淘寶店購買。
豬橫利是豬的脾臟,也叫“胰”,有健脾和滋補(bǔ)的功效。 “橫利”是廣東話的叫法,豬橫利的形狀有點(diǎn)像舌頭,廣東人把舌叫做利,所以稱橫利。同樣,廣東話講豬舌頭就是豬利了。
豬橫利有一點(diǎn)異味,因此一定要多浸泡幾次,并將白色筋膜去除干凈,焯燙后再用來煲湯。
這款湯在廣東很常見,在北方很多的廣東茶餐廳也能喝到,但北方人家做的并不多。味道香濃可口,還有清熱解毒,和護(hù)肝的作用,喜歡廣東湯的主婦可以試試看。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