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3日電 久盤之后的股市再度破位下跌,鑒于前期持倉比例已經較低,偏股型基金本周持倉“就地臥倒”,保持“地量”。本周基金經理調劑頻率創(chuàng)歷史新高,表明震動市中投資績效獲取壓力加大。
根據國信金融工程部基金倉位測算模型,偏股型基金本周沒有明顯增減倉動作,截至本周四,平均持倉較上周五略增0.22個百分點。具體而言,股票型基金持股比例略增0.2個百分點至74.3%;混雜型基金由上周末的60%增加0.26個百分點,至本周四的60.3%。
推薦瀏覽
- 高層密集調研 從緊政策或告段落專家:房租普漲不是房價惹的禍央視:中介炒房租1小時抬價800元華山上那些不怕逝世的高手(組圖)美艷不可方物的世界女諜(組圖)[微博]房租“中介詭計論”的本相
- 基金經理人才緊缺 貨幣基金經理跨界管股基
- 金融市場逆轉暴跌 期螺跟隨增量下破
- 明年CPI或將保持高位 通脹紅線可能提至4%
- 新基金發(fā)行明顯回暖 債基成績遠遠好于股基
- 中金所披露持倉數據顯示:國泰君安對后市有分歧
- 18家上市公司參股基金利潤排行 易方達列榜首
- A股開戶數回升近一成 持倉帳戶數連續(xù)增長
- 券商:2500點強支撐 暫保持張望
本周6家公司公告了14只基金的基金經理變動,變動頻率是近幾周來的一倍,雖然大部分屬于基金公司內部人員調動及增聘,少數幾名基金經理離職,但周變動頻率創(chuàng)下歷史最高。
國信證券基金分析師楊濤認為,市場步入結構調劑后,基金投資績效獲取壓力導致各公司基金經理變動頻頻,這將對基金長期績效獲取產生影響。
從基金發(fā)行與上市情況看,截至周五有6只新基金公告成立,含2只債券型、4只偏股型,合計募集范圍93.4億份,2債券型募集范圍均超過了20億份,在股市疲弱情勢下,債券型基金頻頻獲得市場認可。
新基金發(fā)行仍然保持上周以來的較高頻率,本周含ETF聯(lián)接共6只基金公告發(fā)行或即將發(fā)行。
今年上半年在股市調劑、市場整體流動性依然較為充裕的背景下,債市與股市的蹺蹺板效應再現,固定收益率基金整體實現正收益,債券型基金加權平均上漲1.76%;受到債市上漲和貨幣市場利率上行等因素影響,貨幣型基金加權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1.76%,與去年相比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截至6月30日,上證指數半年來下跌26.82%,滬深300指數下跌28.32%,深成指下跌31.48%。偏股型基金事跡表現與A股市場正向相干,股票配置比重高的被動指數型基金整體調劑幅度最大,加權平均下跌27.8%,大盤作風指數型基金的調劑幅度大于小盤作風指數型基金。
長城證券基金分析師閻紅測算,2季度調劑以來,基金整體股票配置比重有所降落。從行業(yè)指數的表現來看,周期性行業(yè)的調劑幅度明顯大于防御性行業(yè)。防御性行業(yè)的基金在上半年表現較為抗跌。
由于海外重要股指在1季度仍然保持了上行趨勢,并且從上半年整體調劑幅度來看,低于A股市場,QDII基金的整體調劑幅度小于投資A股的偏股型基金,加權平均下跌8.99%。其中2007年底成立的四只大盤QDII基金的調劑幅度低于2008年成立的次新基金。
展望后市,閻紅認為,從下半年整體的時間跨度來看,大類資產配置上宜機動把握,在A股市場探底完成后,逐步逢低買入資產配置才能強的藍籌作風權益類基金,總體采用穩(wěn)健機動的策略,把握階段性投資機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