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的命運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命運,祖國的繁榮富強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的奮斗與貢獻。當我們感嘆命運的不濟時,當我們抱怨社會的不公時,當我們抱怨祖國母親的多災多難時,我們怎能輕易將時代賦予的義務推辭掉呢?時時想想我們能為祖國做些什么,而不是能從祖國母親那里索取什么,這才是每一個有志向有幻想有目標有義務的中國人當做的。
都說我們年輕一代脆弱自私無能,卻忘了個體不能代表整體的事實。2009年激動中國人物中就有這么一個激動人心的例子。10月24日長江大學文理學院的陳及時、何東旭、方招這三位大學生為救落水兒童而不幸就義,他們用年僅19歲的肩膀鑄造生命之梯,他們的行動體現(xiàn)了這個特別時代下社會的道德基準與社會義務感。這不但是個感人的事跡,也是對缺失良知之人的警示。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命運的指針總會有輪回,我們又怎能拋開良心的譴責選擇回避與躲閃呢?這個時代是特別的,因為它特別的歷史現(xiàn)狀。
天沒暖,大地先暖,所以有許多花兒能鉆出冰雪綻放;人情不暖,心坎先暖,所以我們能在塵世做一劑清流——張正祥,今年61歲,30多年來,他把血汗都花在了滇池保護上。一個農(nóng)民,為了國家和國民的利益,為了保護滇池,不惜就義自己的年輕歲月和家人的安靜生活,更不惜付出自己骨髓身殘的代價,一心與惡權勢作奮斗并決不讓步的精力是何等可貴。他用一個普通人不平常的一生,向我們展現(xiàn)了正義在社會上的力量,同時也告訴我們社會對正直與義務感的召喚。對于激動中國人物的稱號,他當之無愧!
大地的怒吼,震碎多少美好生活的場景,卻沒震碎我們民族的支柱。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遭遇地震,無數(shù)人的家園被毀,兩千多可愛生命的消失,這是祖國母親繼2008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后,再次遭遇了宏大的創(chuàng)傷。一張又一張催人淚下的災區(qū)實況圖,一個又一個激動人心的拯救鏡頭,通過各類消息媒體的傳播,牽動著全國同胞的心,震動著無數(shù)中華兒女的靈魂。情系災區(qū),眾志成城?拐鹁葹牡母腥水嬅,踴躍捐款的動人情景,捐助熱線的親切話語,都展現(xiàn)了大愛無疆的新的含義。地動不到,山搖不晃,矗立是一種中國力量;淚不輕彈,志比金剛,剛強是一種中國力量;血脈相連,薪火旺盛,傳遞一是種中國力量;大義如天,多難興邦,凝聚是一種中國力量。只有我們共同伸出雙手,緊握在一起,我們的力量才是最強盛的。
看向我們這個時代,看向我們這個社會,我們不難想見:我們巨大的中華民族是建立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不懈奮斗與努力之上的。我們熱愛巨大的祖國母親,我們要為祖國的發(fā)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2008年北京成功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這其中多少驕傲的炎黃子孫為她的成功歡呼雀躍,這驕傲感、這義務感來自于每一個熱血沸騰的心靈。千千萬萬的大眾熱切地為每一個成功場景留下激動的淚水,在這一刻,中國人是強盛的,是驕傲的,這就是我們民族的烙印賦予時代弄潮兒的義務感。這義務感催生了我們心中的剛強意志,為祖國而拼搏,與祖國共呼吸,與祖國共進退,與祖國共命運。
不要說你沒有任務承擔建設祖國的義務,不要說你只是萬千勞苦大眾中普通的一員,不要說你只想要過好自己安穩(wěn)平定的一生,這些都不是理由,作為祖國的兒女,作為龍的傳人,作為華夏子孫,我們理應為祖國的聲譽、為民族的復興奔走忙碌,這是時代的旗幟下我們該有的義務心。我們是普通的,但我們也是必須的。祖國事一個大家庭,我們都是其中的一份子,是巍峨萬里長城上不可缺乏的一磚一石。善舉是可以傳遞的,愛心是可以接力的,我們所有人的愛就可以換來祖國的安定與充裕。不拋棄,不放棄,我們用愛筑起生命的長城,去安慰每一個受傷的心靈,讓笑容重現(xiàn),讓溫暖永存,讓世界充滿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