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語言的文化中,人的每一個行動都有最切實的說明,即便是相反的行動,都看起來是那么的于情于理。前一段時間重讀《三國演義》,書中最多即是: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捎钟性疲捍笳煞蛏跤谔斓兀攽(zhàn)逝世沙場、保衛(wèi)家國。兩個相反的選擇,我們都聽起來是那么的逼真,我們贊關羽、趙云之忠,卻也敬黃忠、馬超之義。為什么本是兩難之選,我們卻不能責備其中任何,這就是漢語言的魅力,然而漢語言的魅力遠不止如此。
最愛好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小令中云: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短短一十八字竟把周圍景物以及它們的情狀都凝練在一起。因這,我愛好漢語言的簡潔。
最愛好李白的《將進酒》,詩中有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我曾私下多次默想當年李白說這句話時的神情和灑脫。當自負作為一種大氣磅薄之勢,因這,我愛好漢語言的灑脫。
最愛好歐陽修的《蝶戀花》,詞中有句: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我曾很傷心的問花兒,花兒卻不答復,只是飛過秋千離去。當把自己的那份癡情當與植物相語,因這,我愛好漢語言的癡情。
最愛好李清照的《聲聲慢》,詞中迭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悲涼慘戚戚。仄韻體詞中,開頭的七組迭字表達的恍惚、寂寞和悲傷更勝任何語言,孤單與苦楚躍然紙上。因這,我愛好漢語言的悲涼。
最愛好柳永的《雨霖鈴》,愛好其中的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官場失意,在煙花巷柳中填詞為生竟也如此情長,因這,愛好漢語言的婉約。
最愛好岳飛的《滿江紅》,那一句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竟是多么的氣勢磅礴,堅定自負。岳家軍精忠報國的精力深受各族國民的敬佩、名垂千史。因這,我愛好漢語言的虔誠。
最愛好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通篇整首沒有一句筆者不愛護之。詞中所塑造的開闊的境界、曠達的作風成為豪放派的詞例。因這,我愛好漢語言的豪放。
簡潔、灑脫、癡情、婉約、豪放是唐詩宋詞的諸多特點,可也是我們漢語言文學的博大高深所在。閑來之時總是常常默念自己愛好的詞句,不僅愛好那文字的美,更是愛好那種深深的情。
2010-8-15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