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 胡其俊在天安門廣場 趙世賢攝
胡克軍在父親的遺像前 殷楠攝
國旗護衛(wèi)隊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走向天安門廣場 趙世賢攝
國旗籠罩著 胡其俊的遺體 中國國旗網供圖 第一次把國旗升到旗桿頂上時, 胡其俊感到全中國都能看見它。這種感到并不突兀,因為在那天,新生的政權正度過它第二個誕辰, 胡其俊必定像它的所有擁戴者一樣,為這個不尋常的日子感到歡欣鼓舞。不過,那一天對這個22歲的普通電工來說,還意味著更多! ∷坝指吲d又害怕”地站在天安門廣場的旗桿下,花了兩分鐘時間升起了一面國旗。這面旗不但宣布1951年國慶節(jié)正式到來,也宣布一個普通人個體生命光榮的開端! r隔59年回想 胡其俊主持并完成的那場儀式,多少會讓人感到有些寒酸。要知道,在當時現場既沒有響亮的音樂,也沒有整齊壯觀的儀仗隊,甚至也沒有人圍觀,更不會有人來合唱國歌。對那些近期曾在天安門廣場體驗 升旗盛況的人來說,1951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的 升旗儀式是很難想像的。當 胡其俊扳動旗桿上的開關,看著國旗緩緩滑到旗桿頂端時,太陽已經快要升起來了,廣場上十分冷清。 從那一刻起的26年里,電工 胡其俊便正式成為天安門廣場的 升旗手。既沒有樂隊,也沒有掌聲,26年里,每當有節(jié)假日、盛會和慶典,他都會獨自一人用略有些機械的動作扳動開關,在這個國家的心臟升起國旗以示慶祝。也有時候,他還要降下同一面國旗,為突如其來的哀悼渲染悲傷。 每當做完這一切后, 胡其俊會騎上自行車,穿過大街和胡同,回到家里,或者是回到他那日復一日的本職工作中。他仍然是那個普通的北京電力局工人,領著普通的工資,住著普通的平房宿舍,只在重要的場合才舍得穿上自己的呢子料中山裝。他甚至連一塊手表都買不起! ‘斔 升旗的生活在1977年結束后,并沒有多少人注意到這一切。時代在 變遷,許多人開端不遠千里地來到天安門廣場,只為親睹國旗升起的那一刻。今天,人們見慣了陣容宏大的儀仗隊,也習慣了國旗升起時相伴的國歌聲。以至于 胡其俊和他那些冷冷清清的 升旗儀式,因為年代久遠,已經很少再有人提及! ‘斎,不是所有人都忘了他。比如,一個叫邢華琪的軍人在自己的文章和書里,重復講述著 胡其俊的故事。哪怕在 胡其俊已經逝世3年以后,他仍然保持認為:如果 胡其俊一個人的 升旗儀式一直保存到今天,“那將是世界上最動人的 升旗儀式”。 升旗 1951年10月1日那天凌晨,當 胡其俊第一次走向天安門廣場的國旗旗桿時,廣場上的警衛(wèi)因為從沒見過他,好說歹說,就是不讓他靠近! ☆^一天晚上,北京電力局政治供電科這個新考進來的年輕人,突然接到領導的任務:從明天開端,由他擔負天安門廣場的 升旗手! ‘敃r,對這面鑲嵌著五顆金色星星的國旗,人們遠沒有今天這樣熟悉。事實上,在相當長的歲月里,除了一些特別的日子,天安門廣場上并不升國旗,只有當五一、十一、元旦、春節(jié)、國內重要會議、重大外事運動或國家治喪的時侯,才會升起或降下國旗! 〔恢皇菄,一名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老人曾經回想說:旗不是隨便升的,而是由上面通知,那時候,甚至連廣場上的建筑“它們什么時候負傷旗和亮燈,也都是由上面通知的”! ∮捎 升旗的系統(tǒng)是由電力把持, 升旗這個差使理所當然地被交給了懂電的人。開國大典上,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按下開關,國旗就升起來,那個開關就是由 胡其俊所在的北京電力局設計的。因此,此后 升旗的任務就由北京電力局負責。在 胡其俊之前,他的同事陳鴻年也曾經擔負過 升旗手。 如今,沒有人能說明白,為什么是 胡其俊當選。他的家屬們后來猜測,也許是因為他成分很好,人也上進。總之,作為無數枚螺絲釘中的一枚, 胡其俊被擰在了這根旗桿下。他在一篇文章里仔細地記下了第一次 升旗的緊張感。第一次從天安門管理委員會領回國旗后,他“心里開端七上八下,高興、害怕,都涌在心里頭,一全部晚上頭腦里一遍遍地過 升旗的程序”! ”M管 胡其俊心里充滿緊張和神圣感,他第一次 升旗的經歷實在稱不上莊嚴。當時,因為激動而一夜沒合眼的 胡其俊必須把國旗放下,手腳并用,才干費力地翻過旗桿周圍一米多高的漢白玉圍欄,進入 升旗臺。隨后,他必須蹬著底座邊上的配電器箱蓋,爬上兩米高的基座,然后警惕地挑好站立點,穩(wěn)住身子,再用鐵絲把國旗的旗桿一點點捆扎在 升旗桿上,這才干跳下來,喘口吻。 等東方透出亮光,他把國旗升上去,還要再花費同樣的力量翻出圍欄,跑到遠處去看看國旗的高度是不是合適?赐瓴环判模要再爬上天安門城樓,去打量一下自己的成績。 不過,盡管有些費勁,據 胡其俊事后回想,完成這一切以后,他感到“比喝了二鍋頭還帶勁兒”。 從此,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 胡其俊負責起天安門廣場上那面標記性國旗的升降。他在這根旗桿底下爬進爬出,爬了26個春秋。那時候, 升旗沒有固定的時間。 胡其俊甚至連手表都沒有,他只能通過凌晨的魚肚白或者傍晚的晚霞來斷定大概的時間,遇上雨雪氣象,就只能憑感到。那時候, 升旗的現場也并沒有那么莊嚴,有幾次,碰上開關恰好壞掉, 胡其俊只能用盡全身力量,把國旗用手拉到竿頂。要是碰上有行人湊巧來到周圍, 胡其俊還得一邊 升旗,一邊答復他們好奇的詢問。其中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是:毛主席當時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怎么能把國旗升那么高? 因為時間過得太久,又缺乏見證者,關于 胡其俊 升旗的很多細節(jié)已經很難追溯了。自從2007年 胡其俊逝世后,他那些由國旗映襯的故事細節(jié)也一并被帶走了! ∪藗兾ㄒ荒軘喽ǖ氖,就在這個不起眼的年輕電工,騎著他那輛綠色飛鴿牌平把自行車,一次次穿行在天安門廣場和右安門宿舍之間的過程中,他所服務的這個國家產生了很多事情。隨著他一次次把那面紅色綢緞做成的國旗升起和降下,天安門廣場上逐漸建起了國民大會堂、國民好漢紀念碑。與此同時,他和所有人一起迎來一次次大會、慶典,或者悼念,感受著政治風云的變更。 有些事和他切身相干。比如,毛澤東接見紅衛(wèi)兵這樣的“重大國事運動”進行之前,他會事先得到通知,早早地把那面國旗升起來,和領袖一起接收萬人敬佩! ∮行┦虑楹瓦@個小人物并沒有太大關系。1953年,斯大林逝世的消息傳到中國, 胡其俊得到通知,要為斯大林降半旗——這是新政權第一次為一個人降半旗。 胡其俊并不知道到底該怎樣履行:是降到旗桿高度的一半,還是三分之一?是直接升到半旗,還是先升到竿頂,再降下來? 那時候,沒有電視,也沒有報紙來學習這些,但 胡其俊憑自己的感到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先把國旗升到桿頂,然后降下來,約摸停在第二節(jié)旗桿的中間地位,就固定了下來。此后,他還特意跑遠了,看看旗子的高度,感到滿意了才離開! ∵@個獨自揣摩出來的降半旗標準后來成了慣例,并被寫進了國旗法。20多年后,周恩來、朱德、毛澤東先后辭世, 胡其俊一次又一次地在天安門廣場降下半旗。他兒子已經記不起,當時 胡其俊有沒有痛哭流涕,“時間太久了”! ∵@已經是1976年。那個當時滿懷豪情的年輕人如今已到中年,他那輛自行車后來給了兒子,他的單位也逐漸配上了三輪摩托車和北京吉普。那個當年初生并且生氣蓬勃的政權也經歷了諸多風雨,正在迎接一個完整不同的時代的到來。 胡其俊 回想起來,就連 胡其俊的兒子胡克軍也很難說明白, 升旗在多大程度上轉變了父親的生活。由于一年中需要 升旗的次數并不太多,更多時間里, 胡其俊像所有普通工人一樣,在自己電工崗位上工作! ”M管 升旗的經歷以后被看得十分光榮,當年, 胡其俊并沒有因為這個任務撈到太多利益。直到很多年以后,他憑借自己的工作資格升為副科長。除了 升旗之外,這名電力局政治供電科的員工,還要負責天安門和中南海地區(qū)的“電!薄C慨斢兄卮筮\動,他經常要帶著保密任務,到各個會場去保障電力供給,有時候離家一個月,也不能和家人接洽! ∫灿袝r候,他會負責駕駛天安門城樓上的小電梯。他曾經在這個電梯里碰見毛澤東、朱德和周恩來。不過,這個把保密請求掛在口頭上的山東男人,通常把這些回想都藏在心里! ⊥聜兓叵, 胡其俊人比較豁達,愛好開玩笑。但胡克軍回想,一旦回到家里,父親幾乎從不談起自己的工作,有時候別人問起來,他也非常嚴正,拒絕答復。以至于有幾次,他的妻子為此煩惱地抱怨他。也許是受這影響,關于國旗的故事,并沒有多少通過 胡其俊的口傳下來! 『淇〖胰伺c國旗有關的一個記憶是,每到要 升旗的那一天, 胡其俊怕自己起得太晚,會吩咐妻子必定喊他起床。 因為經常在天安門廣場履行任務, 胡其俊不時會拿回一些他在天安門上拍下的照片。不過,他當了26年 升旗手,卻從來沒有一張照片上留下過他 升旗的場景。當時,這個 升旗手也并不受人關注,基本找不到任何一篇關于他的報道! 胡其俊來說,這光榮無比的 升旗工作,更像是他日常職責中尋常的一部分。 升旗并不輕松,根據專門研究國旗的專家估算,整面國旗與旗桿加起來,足足能有15公斤重,如果碰高低雨天,旗子被雨打濕,再重上一倍也不止。加上天安門廣場風大, 升旗變得十分辛苦, 胡其俊曾不止一次向別人回想,因為國旗容易兜住風,他經常被從基座上連人帶旗吹下來。而碰高低雪天就更麻煩,因為旗桿的基座上太滑,很難站住腳! ≡谝淮谓邮詹稍L時, 胡其俊還能記起,1956年10月的一天,他在大雨中升起國旗的情景,過了很多年后仍然忘不掉那時候多么費力。 出于安全考慮,大多數時間里,降下的國旗會收藏在當時的天安門管理處辦公室。不過,也有些時候,因為第二天要起早 升旗, 胡其俊會在 升旗的前一天,把國旗用布包好,捆在自行車的后座上,騎個半小時趕回右安門附近的家里! f,當往自行車后座上捆國旗的時候,他總會嫌這旗子捆得不夠牢。而一進門,他則會把國旗疊得整整齊齊,藏在家里最安全的處所——衣柜里! ∑鸫a在那26年里,通過 胡其俊的手,這面象征著國家的旗幟時常在一戶普通人家的衣柜和最受注視標廣場上空來回切換,沒有讓人感到有什么不妥當。 變遷 1977年5月1日勞動節(jié),48歲的北京電力局職工 胡其俊像往常一樣,又一次把國旗升到了天安門廣場上空! 〔贿^這一天, 胡其俊顯得比以往要正式。他特意換上了一身滌卡衣服。傍晚,當他降下旗,把它送回天安門管理處的辦公室,然后騎著自行車消散在長安街的人流里時,屬于他的一個時代也結束了! 』蛘哒f,由一個人升國旗的時代結束了。從這天開端,北京衛(wèi)戍區(qū)接手 升旗的工作,國旗班代替了 胡其俊,天安門廣場的 升旗從此告別了“業(yè)余”時代。據人們后來形容,當 胡其俊離開時,他自行車后座上一直用來綁國旗的繩子,“空空地散落在一旁”! 彀嗝看 升旗先是有兩個人,后來又增加到3個。他們穿著軍裝、手持國旗走出天安門時,比 胡其俊要正式得多。不過,起初,當他們走到長安街上時,遇上紅燈,總要為長安街上的自行車和汽車讓道。并且,他們和當年的 胡其俊一樣,每次都要翻過護欄,才干進入 升旗臺! 『髞恚1991年,當國旗護衛(wèi)隊代替了國旗班負責 升旗時,旗臺進行了改革,已經不需要翻越護欄才干進入了。 胡其俊用過的22米高的旗桿,如今變成32.6米高, 升旗的人數也從3個,變成了36個! 煅芯繉<、原總政辦公廳編研室主任邢華琪曾經花費很長時間,追尋與 胡其俊 升旗相干的那段歷史。他感到,在 胡其俊那個年代, 升旗是一件樸素的事情,因為那個時候,天安門和國旗,在人們心里還沒有那么重要的象征意義,“要知道,當時,天安門前是可以開卡車的”! 2000年前后開端,邢華琪突然將個人的研究興趣轉向國旗。他回想與國旗有關的歷史后認為,在 胡其俊 升旗那個時候,應當也不會有太多人在 升旗的時候唱國歌。事實上,他回想起,在“文革”期間,因為田漢被打成反革命,由田漢作詞的國歌,連詞都被改掉,到“文革”結束后才又恢復! ≡谛先A琪看來,國旗是在此后才逐漸在人們心里獲得高尚地位的:1983年,教導部下文請求中小學舉辦 升旗儀式;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在國內開端有了電視直播,中國人第一次通過電視看到國旗在國外的賽場上升起。邢華琪還記得那時的情況,他感到這確實能大大提升人們心坎的國家驕傲感! 皣熘饾u成了愛國的象征、政治的象征”,邢華琪感到,隨著儀式越來越隆重,情勢逐漸大于一切,邢華琪自稱愛好看俄羅斯的 升旗儀式,儀仗隊并不是整齊劃一地前進,而是故意來回跑,顯得沒那么僵硬。他也很觀賞一些國家的元首在看體育比賽時手持國旗大喊的場面,“顯得那么自然”! 叭绻恢弊 胡其俊 升旗升到最后,或者起碼升到他退休”,邢華琪說,“那么這會變成一種傳統(tǒng),會讓他的 升旗變成世界上最打動人的 升旗儀式!薄 升旗儀式所產生的變更, 胡其俊的兒子胡克軍則感到振奮。“你不得不承認”,胡克軍感嘆,“這是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記,國力強了,對 升旗器重了,自然就會形成一種范圍!薄 〔还茉趺凑f,屬于 胡其俊那個年代的“業(yè)余” 升旗已經成為歷史。每天早上,天安門廣場上擠滿了前來觀看 升旗的人,由于人越來越多,后來不得不采用安保力量將人群分割開,以免產生混亂場面。而那些經過嚴格訓練的 升旗手們也開端被人追捧,帥氣的國旗護衛(wèi)隊戰(zhàn)士,成為很多人嘴里津津樂道的話題! 『淇〔辉贀 升旗手以后,有時也會來到這里,變成觀看者中的一員。有時候他是自己來,也有時候是陪著兒女。胡克軍回想,父親只和他去看過一次 升旗,他們一起站著看完了過程,父親沒有發(fā)表什么評論! 〔贿^,熟悉 胡其俊的人都知道,在他生前,他幾乎每年都會去天安門廣場看 升旗儀式。盡管多數時候,他都是默默走去,站得遠遠的! ふ摇 2002年的一天,當邢華琪在北京市南城找到 胡其俊時,當年的 升旗手已經變成一個普通的退休老人,他在一家私營老板的倉庫里看大門,每天能掙20元錢。他對這一切很坦然,邢華琪回想,當時頭發(fā)花白的 胡其俊說,自己愛好默默無聞、自食其力。 退休后的 胡其俊,住在北京宣武區(qū)一棟老房子里,里面“空空蕩蕩,幾乎什么都沒有”。過去的保密習慣一直延續(xù)下來,他很少跟家人談起往事。在媒體報道以前,兒子胡克軍絲毫不知道他的父親曾經是天安門廣場的 升旗手,甚至不知道父親從事的具體工作是什么。有一次,胡克軍偶然發(fā)明父親有很多在天安門城樓上拍的照片,問起來,他也只是一帶而過,沒有正面答復。 盡管已經過去了很多年,胡克軍感到父親還是活在當時的氣氛里。他知道了父親的故事以后,曾經屢次勸他趕緊寫點東西,發(fā)表在報紙上,卻總是被斷然拒絕。父親像當年背誦保密口訣時一樣嚴正地強調,“組織請求保密”! 〔贿^, 胡其俊和國旗的這段歷史,還是被人逐漸地拼湊了出來! ∽铋_端找到 胡其俊的,是國旗護衛(wèi)隊第8任班長趙新風。1993年的春天,趙新風為了寫一段與國旗有關的歷史四處找材料,無意中聽說了 胡其俊的故事。 當時, 胡其俊已經退休。為了找到他,趙新風先到天安門管理委員會查了材料,又找到北京市供電局,“一點兒一點兒刨根兒”,才找到了 胡其俊當時的一個同事,然后找到了 胡其俊。當年的“業(yè)余”旗手,面對新一代的專業(yè) 升旗手,終于講出了自己的往事! 『塑娺記得,在那之后,父親與國旗的接洽逐漸多起來。天津一所小學曾經把 胡其俊聘為課外輔導員,讓他為孩子們進行愛國主義培訓,講講過去的故事。還有一次,有人組織了國旗的設計者、縫制者以及 升旗手 胡其俊,一起到各地作演講! ∵@段時間,一直被深埋在心里的國旗,一度被 胡其俊貼在了胸前。那是兩面小國旗,當時,他參加了趙新風組織的報告團,每個團員都會發(fā)手掌大的小國旗,可以黏在胸前。胡克軍說,這成了他父親生前最愛護的東西之一。 胡其俊也開端頻繁地接收記者們的訪問,“從中央的到處所的,都來了”,不過講來講去,卻都是那幾個類似的故事。 第一次聽說 胡其俊的故事時,邢華琪剛剛將研究興趣轉向國旗。當他發(fā)明,有一個 升旗手獨自升了26年國旗,他十分驚訝,因為這和他印象中的 升旗儀式差別實在太大了! ∮谑,他找到了 胡其俊,并且一頭扎進了 胡其俊作為 升旗手的那個年代。他翻看照片,詢問細節(jié),試圖讓當時的畫面清楚起來。他發(fā)明, 胡其俊有意無意中發(fā)明了很多“第一”! ∷谝粋從金水橋上走出來升國旗。如今,這個路線已經成為 升旗儀式的正式路線。但對當年的 胡其俊來說,那是因為存放國旗的天安門管理處就在金水橋里面,那是他的必經之路! ∷谝淮卧谔彀查T廣場降下半旗! ∷谝粋以太陽升降為標準來 升旗和降旗,盡管只是目測。這對他來說并沒太多深意:作為一個“業(yè)余”的 升旗手,這是最方便和自然的做法,以便讓他既可以 升旗,也不耽誤自己的工作。后來,這種做法被延續(xù)下來,并且進行了細化。人們甚至動用了科學測量,專門編排了“國旗升降時刻表”,以斷定正確的太陽升降時間! 2005年,在邢華琪的邀請下, 胡其俊來到軍事博物館,參加一場關于國旗的書法攝影展,并且擔負現場講解。當年擔負 升旗手時,他偶爾也會在天安門廣場向人們介紹國旗,但這一次,已經隔了幾十年,當年的 升旗手如今變成一個身材并不高大的垂暮老人。他說:“能有幸在天安門廣場升國旗26年,我是共和國最幸福的人。” 當時也在現場的邢華琪看到這一幕。他深深地感到,屬于 胡其俊的那種特別的 升旗方法,已經隨著那個時代遠去了! ‰x別 8月2日,胡克軍坐在新居的樓下,穿著一件大紅色的襯衫,試圖總結自己父親的一生。不遠處,是一座名為“紅旗大學”的函授學校,2007年10月1日, 胡其俊就在位于那座學校后面的故居里辭世! 拔腋赣H應當算是一個傳奇人物”,胡克軍艱巨地挑選著字眼兒,“但惋惜他留下的故事太少了,用現在時興的話來講,他是個低調的人!薄 ∵@個低調的人曾經保存下自己參加大小會議的證件,疊起來足有半米高,但卻從來不開口講這些故事。只是有一次,當得知胡克軍不警惕遺失了其中的一部分時,他才略有些心疼地表現了抗議。 這些證件,有“八大”的出入證,也有其他各種宴席和會議的出入證,記錄著這個電工的一段光輝歷史。不過,作為這段歷史的一部分,他的 升旗手經歷在其中沒有留下任何痕跡,沒有一張照片,也沒有一篇報道! 皩λ麃碚f, 升旗應當就像是一個組織安排的政治任務,一個默默無聞的保密工作,”胡克軍說,“他只是像完成其他任務一樣完成它!薄 〉鹊絹聿稍L的記者多了, 胡其俊表面上并不在乎,私下里卻悄悄把幾乎所有有關自己的報道剪下來,整齊地碼放在一起。有一次,《國家電網報》的記者采訪他并發(fā)表了報道,胡克軍怕他看了激動對心臟不好,就沒有帶給他,誰知道他見到胡克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報紙給我?guī)砹藛? 胡其俊逝世以后,胡克軍在他的遺物里發(fā)明了所有這些文章的剪報:“他看起來蠻不在乎,事實上心里卻把這件事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2007年9月30日那天,胡克軍斗膽問了一貫沉默的父親一個問題:“在天安門工作那么多年,你離毛主席最近的時候有多近?” 這一次, 胡其俊答復了他,并且講述了他與主席肩并肩的往事。但他并沒來得及講更多。當天晚上,他突然問家人:今天是幾號?當得知是9月30日的時候,他對胡克軍說,明天是10月1日,該 升旗了! 〉@一次 升旗他是看不到了。第二天11點,國慶節(jié),78歲的 胡其俊逝世。他的遺體被一面國旗從頭到腳籠罩著。這面國旗還是別人特意送來的,當時, 胡其俊家里并沒有國旗! ∷浺淮斡忠淮紊鸬倪@面國旗,在這個國家上空飄舞過26年。從那之后一直到他離世,這面國旗一刻也不曾離開過他。
相關閱讀
曲阜圣城花團錦簇喜迎孔子文化節(jié)(組圖)
日本“開拓團”來華本質是侵略(組圖)
北大才子佛門修行 因壓力大離開寺院靜心(組圖)
安徽蕪湖發(fā)現百余座古墓 墓主跨越千年(組圖)
國學天才孫見坤卷入抄襲風波 引發(fā)案中案(組圖)
格拉斯:“好詞總與我的童年連在一起”(組圖)
一周文化風云榜:曹操墓,潘家園出品?(組圖)
2010中國文房四寶文化園開園儀式在國粹苑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