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篇文章,我最感興趣的,倒是該文作者提到的“老編輯”了。畢竟是哪個有閑情一笑,哪個還導人向善,揣摩揣摩?不管是哪兒,各行各業(yè)以中,都存在著良莠不齊,烏合之眾,害群之馬,這是在所難免,打掃不盡,仍需面對。如果是“老編輯”的教導揣摩,讓該作者、編輯揣摩出那么一套鬼話“按語”,就我自己而言,這些“老編輯”,還有少數(shù)雖一腔熱血、真誠,卻表現(xiàn)得過了頭,物極必反,時時刻刻,拼逝世拼活地招募編輯的編輯,就猶如宿便,麻煩復雜也好,也有需要,正本清源,以正視聽。
在我看來,編輯工作難,重要的難,難于兩個字:義務?吮M己任,瀏覽文章,寫上按語,并需要付出時間、心思,我自己就缺乏這樣的一分義務感,實在自慚形愧?墒,牛不喝水難按角,有時候,把話說得委屈過火,難免令人感到矯情,討厭。而至于將作者,投稿的人比喻成蚊子,雖然挺有趣,可跟現(xiàn)實情況比一比,就顯得不大合理了,試問誰愿意往蚊子身上擠?挑剔人家的哎哎呀呀,無可厚非,更有不少人將此視之為興趣,讓他每天可以過把癮,然誨人不倦、責難的同時,似乎也需要思考一下,畢竟自己如何,那些觀點論調,乃至理名言,正確無誤?說到底,也不過是一家之言罷了。批準或反對,也就是這么一回事兒。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并不多。
為了好心情的雜文質量的進步,也不得不說話了,讓我也來倚老賣老,裝模作樣,多嘴多舌一番,手一癢,為《美眉,你能否無病少呻吟》寫一寫編者按:挺有意思。本文論述清楚,情感逼真,嘲諷味較強,作者就好心情中一些美眉、作者的作品、句子作出分析、批評,表達了自己的一些見解,讀來信任能讓讀者有所思考,各抒己見。整體來說,論述顯得單薄,偏執(zhí),有待改良、進步。蹊蹺莫名,矯情,故弄玄虛,“無病呻吟”的,似乎是作者自己了。
蒙古大夫,不知是一番好意,還是閑著無事,可這次會診,診錯病了。既然結尾附記,料想會誤傷別人,被人批評,那就是說,是明知有問題的了,可又為什么還要自相抵觸,貽笑慷慨呢?
唐朝有位秀才,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因為敬慕李太白的為人,自己起名為李赤。盡管如此,可因為他好糞桶,成果沒氣,逝世在糞桶了。李赤的故事,見諸于《唐文粹》,柳宗元的《李赤傳》,和《酉陽雜》。最后,我想說的是,如無興趣于極端體驗,又沒有sm等愛好的,就不要勉強,違心而為,跳進屎坑,屎尿四濺,弄得滿身都是,卻非要把義務抵賴屎坑,搞得自己臭氣熏天,神憎鬼厭。
二零一零年六月九日夜
23:17pm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