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30日凌晨6點20分,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著名力學家、利用數(shù)學家、教導家錢偉長院士辭世,享年98歲。錢三強,錢學森,錢偉長,被周恩來總理稱為中國科技界“三錢”。隨著錢偉長先生離世,“三錢”的最后一位也離開了我們,中國科技界正面臨一個大師凋零的年代。
長期追隨在錢偉長先生身邊工作的上海大學畢生教授、《錢偉長的治學理念和教導思想》系列圖書的審訂者戴世強特為本刊獨家撰文,意在對錢偉長先生乃至“三錢”的大師之路作一番探尋,并嘗試就當下人們關注的“錢學森之問”做一些初步答復。
家學淵源名師熏陶
錢偉長出生在一個鄉(xiāng)村知識分子家庭,祖父和父叔輩都是鄉(xiāng)村教師。父親英年早逝,錢偉長受四叔錢穆的影響最大,錢穆僅上過中等師范學校,靠艱難奮斗自學成才,畢生著述甚豐,多達76部(本),經、史、子、集皆精通,香港學術界稱他是“博通四部,著作等身”的國學大師。四叔不僅贊助錢偉長完成中等教導,而且經常讓其陪讀,少年錢偉長跟著四叔博覽群書,打下了深厚的國學根底。
投考高中時,由于數(shù)理基礎差,錢偉長以末名進入四叔任教的蘇州高中,在那里得到了錢穆、呂叔湘、陸侃輿、沈同洽等一代名師的指導。尤其是數(shù)學老師嚴曉帆讓他每晚去教師宿舍為他額外補課,兩人一起開夜車,從此錢偉長養(yǎng)成了開夜車的習慣,而且是“六十年一貫制”。錢偉長先生生前曾說:“在蘇州高中老師們的領導下,使我走出了為解決個人生活而學習的小徑,啟發(fā)了我尋求真理、尋求學術摸索的無盡憧憬。”
錢偉長成才最重要的里程碑是,18歲進了當時最好的大學之一——清華大學。他家境清貧,幸好得到實業(yè)家吳蘊初設立的清寒獎學金的贊助,才圓了大學夢。
進清華后,他經歷了大家知道的“棄文學理”的決定,如愿進了物理系。如他在回想中所說:“我在大學本科四年中,得了畢生難忘的良好教導。當時物理系有吳有訓、葉企孫、薩本棟、趙忠堯、周培源、任之恭等6位著名教授,不僅講課動人,而且同時都刻苦努力在實驗室里從事自己的實驗研究工作,他們經常工作到深夜。系內的學術空氣濃重,師生打成一片,學術討論‘無時不在也無地不在’,有時為一個學術問題從課堂上爭到課堂下……系里經常有研究會,有時還有歐美著名學者來短期講學、學術訪問,如歐洲著名學者玻爾、狄拉克、郎之萬都在清華講過學,使同學接觸到世界上第一線的問題和觀點!
在這批名師(特別是吳有訓)諄諄教導的教導下,錢偉長的學業(yè)突飛猛進。他經常從四五點學到晚上十一點(當然下午四點半一般在馬約翰教授領導下參加體育運動),跟當時的數(shù)學系文員比賽“誰是清華第一用功生”;他不僅學了物理系的所有課程,而且根據學校自由選科的原則,修完了數(shù)學系等系別的主干課程,在數(shù)理化方面打下了厚實的基礎。
榮幸的是,錢偉長進入清華之時,正是著名教導家梅貽琦先生執(zhí)掌校政,梅先生的保持學術領先、優(yōu)教優(yōu)育、無為而治的辦學理念給清華帶來了十七年(含西南聯(lián)大時代)的光輝。錢偉長是受益者之一(緊隨他的是錢三強等人)。正如錢偉長先生在《八十自述》中所說:“在大學四年和研究院的兩年中,大大進步了我科學技巧的認識,如饑似渴地尋求著科學發(fā)展的國際軌跡,培養(yǎng)了瀏覽國際科技文獻的愛好,對于數(shù)學、物理、化學各方面的新發(fā)展都精力奮發(fā)地去懂得,去搜索。和同學彭桓武、張宗燧、傅承義等經常為一個新問題爭辯到半夜兩三點鐘,這樣的條件惋惜一輩子中只有六年,這是最不可忘記的六年。”
中西聯(lián)合學派真?zhèn)?
錢偉長成才的第二個里程碑是:28歲負笈西渡,接收西方先進文化的熏陶,得到了當時最優(yōu)良的一個科學學派——哥廷根學派的真?zhèn)。錢偉長曾師從于哥廷根學派的傳人辛吉(J.L.Synge)教授和馮·卡門(Th.vonKarman)教授,哥廷根學派對他的學術思想和治學作風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對他成為學術大師有要害性作用。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