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減壓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壓力
逼迫自己確實是一種累、一種壓力,但如果不去逼迫自己,那我們就必定會活得更累、更壓抑。必要時,我們應(yīng)當(dāng)主動逼迫自己去工作、去勞動,主動逼迫自己去忍耐疲憊、忍耐炎熱、忍耐疼痛……因為主動逼迫其實是一種很好的減壓方法。
氣象明明只是一點點炎熱,但有些人卻會感到很難受,從而必定要去吹電扇或開空調(diào)。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他們過于貪圖享受,他們渴望自己不蒙受一點點疲憊、一點點炎熱、一點點嚴寒……過于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會促使某些人變得貪圖享受。貪圖享受的人的心坎其實是無比脆弱的,他們會比常人更怕疼、怕熱、怕冷……所以貪圖享受的人活得其實并不輕松。
一般來講,貪圖享受的人會比那些不畏勞苦的人要更害怕炎熱或嚴寒一些。為什么呢?因為貪圖享受的人總是在回避生活中的各種艱辛,而不畏勞苦的人則常常會逼迫自己去接收生活中的苦和累。
逼迫自己去忍耐炎熱的人,他的心坎會因為逼迫而變得很剛強、很英勇,從而他就不會太害怕炎熱。打算回避炎熱,不想去忍耐一點點炎熱的人,他的心坎會因為回避而變得很脆弱,從而他就會很怕熱。
冷靜地想一想,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勞累、疲憊、疼痛、苦楚等,又有誰能夠完整回避得了呢?要想活下去,那么我們就必定得吃苦,這或許是一個永遠也無法轉(zhuǎn)變的現(xiàn)實。
當(dāng)我們不想工作或勞動時,為了活下去,我們不得不逼迫自己去工作或勞動。當(dāng)我們因為低沉或懶惰從而嚴重缺乏運動時,為了健康,為了能享受更多健康帶來的快活,有時我們不得不逼迫自己去運動。
沒有人情愿去蒙受生活的壓力,沒有人愿意去逼迫自己,我也一樣。當(dāng)我因為懶惰從而感到工作壓力較大時,我很想去打消它,我渴望能夠用一種有效的心態(tài)調(diào)劑方法來打消心坎的壓力,從而讓自己很主動地、非常輕松地去舉動、去工作。為此我想到了很多心理調(diào)劑方法。比如:盡可能不要想得太多,盡可能把工作看得簡略一些,盡可能以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去工作等。當(dāng)我嘗試著去拋棄心中的所有逼迫,從而讓自己以一種主動自覺的心態(tài)去工作時,我不但怎么也實現(xiàn)不了這個目標(biāo),而且在這個嘗試的過程中,我感到自己的工作動力明顯變得很小了,也就是說此時我的工作壓力反而變得更大了。所以如果不逼迫自己去工作,那么我們就會因此而喪失更多的工作動力,從而就會變得更低沉。
逼迫自己確實是一種累、一種壓力,但如果不去逼迫自己,那我們就必定會活得更累、更壓抑。比如假如你不逼迫自己去忍耐炎熱,而是一味地去排擠與回避,那么你必定會因此而變得更怕熱,從而心理壓力就會隨之而變得更大。
生活壓力只能通過合理的方法去減輕,但是假如你打算去完整打消生活中的某些壓力,那么這種不合理的減壓方法可能會給你帶來更大的壓力。
必要時,我們應(yīng)當(dāng)主動逼迫自己去工作、去勞動,主動逼迫自己去忍耐疲憊、忍耐炎熱、忍耐疼痛……因為主動逼迫其實是一種很好的減壓方法。
最后我要向大家提示一點,逼迫自己去工作、去勞動應(yīng)當(dāng)是在才能范疇之內(nèi),其目標(biāo)是為了壓抑回避心理、怠惰心理,但假如當(dāng)前的工作或勞動明顯超出了我們的才能,那么逼迫往往是沒用的。
二、將工作分解成多個步驟
當(dāng)我們把一項工作分解成了多個步驟,然后具體去想象其中的每一個步驟時,我們就會發(fā)明這其中的每一個步驟往往都會比較簡略。
做飯,掃地,洗碗等等,這類工作底本是非常簡略而輕松的,可是當(dāng)我們消極怠惰時,那么再簡略再輕松的工作也可能會變成一種心理累贅,從而拖拖拉拉。
壓力大時我們不應(yīng)當(dāng)抽象、籠統(tǒng)地去看待某項工作,而應(yīng)當(dāng)從心里面將它分解成多個步驟,并且分得超出細越好。為什么呢?
從表面上看,做一頓飯確實會比較繁瑣,但是煮飯難嗎?切菜難嗎?翻炒難嗎?裝入盤子中難嗎?掃地或許并不是那么的簡略,但是拿掃把容易嗎?掃容易嗎?撮容易嗎?倒入拉圾箱容易嗎?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