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劉邦成功是讓這潑皮揀了便宜。這點,連太史公都感到不可思議。劉邦果真會用人?竊認為,他是沒方法。劉邦出生草莽,是個十足的無賴痞子,發(fā)跡前不過是個亭長也就相當于個村主任吧,從沒聽說過有其它什么本事,多高文化。說他會"將將",更是扯談。自己不行,只有依附別人,多發(fā)點獎金,以金錢為杠桿,履行粗放型管理,如此而已。如果他劉邦連這點優(yōu)點都沒有,只怕亭長也當不長久,逞論角逐天下了。
項羽則不同。他出生楚國貴族,世代做大官,從小受到良好教導,學的專業(yè)是"萬人敵",夠得上一個知識分子了。但問題恰恰獻出在這里。自己和別人程度差距大,就難免看不起別人,對別人的毛病格外敏感;眼光高,本事大,就難免產生驕矜之氣,感到誰都不如自己,包含劉邦在內。項羽不會"將將"嗎?不見得。是他感到別人不行,凡事只有親自干才放心,成果手下一個人也沒培養(yǎng)出來。有一個范曾,最后還申了劉邦的反間計讓他給攆走了。由此看來,不是項羽吝嗇,舍不得賞賜,而是他老感到部下不稱職,所以才遲遲不下任命,那誰還會為他逝世心塌地賣命!而在劉邦那兒,屠夫樊噲,吹鼓手周勃,小干事蕭何都可以當將軍,當太尉,當相國。歷史就這樣歪打正著,成績了劉邦。像項羽這種人,一介勇夫,只知拼蠻力,不會假裝自己,不會搞小動作,不會裝糊涂,不屑做小人,不會算計人,為人太實在,頭腦簡略,迂得可愛,在那個人鬼雜處的年代里,焉有不敗之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