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監(jiān)獄的,他可能發(fā)明、書寫甚么呢?
歷史是人寫的,但絕不是人中的民寫的。其實有才能書寫歷史的人,一般都是地位顯赫的,譬如寫《史記》的司馬氏。沒有地位的人,也有不自量力要將親眼目睹的事件寫出來又試圖留下去讓后人當歷史去拜讀的,然而,一般都是,大作尚未完成,自己的人可憐就完成了全部人生過程,住進去了,栽進去了,掉腦袋了,總之與文字獄結下不解之緣了。
司馬氏雖然與貧民之相比,也算地位身份都極為顯赫,但卻是幾乎在皇宮內外進行寫《史記》的。寫一段,還得要皇帝或者皇帝的嫡系部隊過目審閱,不符合皇帝意愿的、不投皇帝心思的,當然就毫無選擇地去修正。這本來就已經是不能完整真實的“歷史”,無疑就更加失真了。而皇宮的有些消息,大都又封閉得十分嚴謹?shù),傳到寫歷史的人物的耳朵里,就基礎是真實與虛偽而五五分了,那么再加上自己的主觀的情感偏向和皇帝的請求的只能這樣或那樣,到寫好后出來面世的時候,其實真實性就已經是十去其七了。這三分可信的,也就僅剩下了在那么個時段,產生過那么一件事,至于事件的產生經過,就毫無可信而言了。
歷史上的好多事件,不能說完整是捏造的,但至少可以說是必定有捏造之嫌的。當代寫當代的歷史或者無論什么,歌功頌歌行,吹捧拍舔也行,而稍微加上點不是畢恭畢敬的色彩就絕對不行。而寫才過了的時間段的歷史,當然得符合當代最高首腦的意愿,這一“符合”,本來的真實性,就只能靠邊站。
玄武門之變,是唐朝產生的事情。經過無證可考,結局是李世民殺逝世了自己親哥哥,得居皇位。殺逝世親哥哥的理由或者理直氣壯是:李建成無才無德,竟是癩蛤蟆要吃天鵝肉、要當皇帝,首先是引起這場相煎何太急的肇事者,要殺親弟弟李世民,謀朝篡位。因此李世民忍痛割愛,干掉了自己哥哥。成為千古正義之舉。
而事實是這樣的嗎?李建成在與父親李淵和弟弟李世民打下唐朝江山的過程中,其功勞顯赫,并不在李世民之下。李建成西渡黃河,攻克長安,占據(jù)首都,使唐軍聲威大振,僅此一點,軍功就與李世民相比毫不遜色。何況后來,又用魏征之言,平定了河北。因此,即便說李世民擅長用兵,戰(zhàn)功赫赫,也不能確定李建成的用兵才能就比李世民差多少,但是,這些都不會被詳盡地記入史書,頂多說上一句“建成納計,乃克長安”、“魏征獻言,乃平河北”。再就是說那無德。乃李世林向高祖告密說“建成、元吉淫亂后宮”,而這又非?梢。李世民直接跟皇帝老爹說:“我哥我弟給您戴了項綠帽子”,未免匪夷所思,幽默之極!其實是打算謀朝篡位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同樣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李建成有必要陷害李世民或者跳起宣武門之變嗎?沒有;实鄣拈L子,就是太子,也就是板上釘釘?shù)幕饰焕^承人。也許是應當太過高枕無憂了,沒有任何做防備,就在剎那間給突如其來的李世民殺逝世在夢中。李元吉為什么逝世呢?緣于是知情人呢,殺了他,天下就再也無人知道內情了哇!
而歷史傳下來的,則是無才無德的李建成、李元吉陷害李世民,引起了這場每朝皆有的同室操戈。只緣中國有句永遠實用的老話: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無論是被顛覆的還是已過的王朝內情,好不容易得登皇位的人物,總是為了達到自己的正義到至高無上地步的目標而進行修正和捏造真實,以此來無休止地毀謗、陷害和貶低、栽贓那些已經緣于逝世了、遠離了世界而無法為自己進行辯護的人或者事件。而遺留下來供人們所一睹的,也只能是這歷史。
《三國演義》是一部野史性小說,而可信程度可能也就僅限于其間有些大事件的確是真實產生過。譬如討伐董卓、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火燒連營、六出八伐等等。其間多少神奇的有關諸葛亮的高妙智謀,大都是羅貫中自己絞盡腦汁想出來的。羅貫中為元末明初人士,曾為當時四大紅巾軍權勢之一的張士誠部之謀士。失敗后,遁隱,寫成了《三國演義》。理野想應當是這樣:我就不信我羅貫中的智謀不是天下第一,我全打敗了你們,于是就紙上談兵異想天開出所有的神乎其神的謀略,分辨用在了《三國演義》中的幾個高人中,諸葛亮、司馬懿、鄧艾、姜維等等。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