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xiàn)在是‘巧婦為難多米之炊’。”評價六月20余部影片排隊上映的局面,上海聯(lián)和院線副總經(jīng)理吳鶴滬如此比喻。
新片密集,要在影院排片中脫穎而出,繼而在票房榜上盤踞一席之地,對于多數(shù)國產(chǎn)片,特別是中小影片來說,除了慣例營銷之外,“奇招”迭出。年輕導演李芳芳的電影處女作《80后》就發(fā)布,本月25日正式上映前,在北京、杭州、上海、深圳等地進行10天免費放映。出品方稱,目前國內(nèi)電影市場良莠不齊,觀眾常常抱怨被爛片忽悠;既然退票制不可行,就請觀眾“試吃”——“吃”好了,再把口碑傳出去。
免費放映博眼球
“導演你沒聽說過,演員全部是新人,我知道,這樣的電影想走出來,很難!币浴80后”成長故事為背景的電影《80后》本月下旬將在國內(nèi)上映。盡管此前在多所大學的試映取得好評,但導演李芳芳對于影片上映遠景的估計不敢樂觀。
沒有大明星,沒有大場面,也非警匪、工夫等吸引眼球的題材,作為從業(yè)多年的發(fā)行界資深人士,吳鶴滬曾總結(jié)電影市場最能賣錢的題材無非“打打殺殺、談情說愛”,《80后》顯然都沾不上邊。在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期間舉辦發(fā)布會的《80后》,發(fā)布了一個頗讓人吃驚的“決定”:電影上映前,將在全國多個城市進行10天免費放映。
等待試吃傳口碑
對于《80后》祭出的這一“空前”的免費觀影大旗,有人貼上了一個頗時興的標簽——電影與觀眾來一次 “試婚”。片方則說,靈感來自飯店推出新菜品的“試吃”運動——電影退票有難度,不如免費請你看。
對于這一頗有些“出格”的舉動,出品方說明,因為對影片質(zhì)量有充分信心,盼望借助“試吃”,觀眾的口碑傳播為影片正式上映鋪路。而導演李芳芳則表現(xiàn),之所以能夠如此大手筆地請觀眾免費看片,是因為影片已經(jīng)收回成本,不僅獲得了高額商業(yè)援助,海外發(fā)行權(quán)也已陸續(xù)賣出。
恐“賠了夫人又折兵”
請觀眾免費看電影,真能讓小片在激烈市場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嗎? 對于電影“試吃”促銷,也有業(yè)內(nèi)人士提出質(zhì)疑:有免費,誰還“吃”付費?免費放十天,只能說片方夠慷慨。盡管《80后》出品方宣稱,只要片子好,就不怕“試吃”,“吃”著好的麻煩多推薦。但這樣的電影“試吃”運動,在市場上能夠產(chǎn)生多大反應,后果仍然殊為可疑。
“‘試吃’可以,問題是,在什么處所‘吃’,在什么時段‘吃’? ”對于《80后》的免費“試吃”,一位發(fā)行界人士指出,片方盼望借助“試吃”傳播口碑,但影院的排片空間有限,哪些影院、哪些時段可認為“試吃”讓路?如果“試吃”場次只能安排在非熱門時段的某幾個工作日上午放上幾場,傳播口碑只能是片方的美好愿望,電影觀眾如今的選擇太多,“免費”恐怕“賠了夫人又折兵”。(記者 施晨露)
“試吃”的行動藝術
電影多了,好電影多了嗎?電影圈里,上一個熱門話題是“退票”。觀眾“吃”完一部電影不滿意,要向“廚子”求“退票”。“廚子”們的說法是,既然已經(jīng)“吃”完了,怎么可能再“退貨”?除非你把看電影的記憶給還回來。
“退票”不可行,電影圈又適時推出了一個新概念“試吃”——既然不要你掏錢,就不存在退票問題,直接請你免費品嘗,味道好,“吃”完了還能給朋友推薦;味道不好,抹一抹嘴直接走人。
看起來“試吃”比“退票”更進一步,細想之下,“試吃”更像是電影營銷的又一種新型“行動藝術”。就連“試吃”的供給者,《80后》的導演李芳芳也把“電影已經(jīng)收回成本”,作為電影宣傳時擺在最前面的話。言下之意,本已經(jīng)收回了,票房只是錦上添花。至于所謂“試吃”,不管有多少觀眾真能被“免費大餐”吸引到,繼而真為電影做起“免費”傾銷,至少在眾多競爭對手中,有了“試吃”這塊招牌,多少有些“雁過留痕”。但“試吃”的后果,也還是不可能突破內(nèi)容王道的基礎準則。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