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履行的是30mg/kg的加碘標準,年內頒布“碘情”入戶調查成果
加碘鹽與無碘鹽的爭辯一直延續(xù)。本報自去年3月在全國率先關注碘鹽并推動碘鹽政策調劑舉動,終于有了新進展。昨日,記者從省衛(wèi)生行政部門獲悉,今年下半年,我省會頒布去年開端的全省“碘情”調查成果,屆時我省有可能相應調劑全省食鹽加碘量。
衛(wèi)生部26日頒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鹽碘含量(征求看法稿)》,擬將食鹽中碘含量的上限從60mg/kg下降為30mg/kg。此前,我國對食鹽中的碘含量已進行過3次調劑。
據記者懂得,事實上,我省履行的一直是30mg/kg的加碘標準。
約5個省食鹽碘含量偏高
衛(wèi)生部征求看法稿在編制闡明中指出,目前食鹽中碘含量偏高,盡管全國程度處于可接收程度,但有約5個省處于過量程度,16個省處于大于合適量程度,因此有下調余地。編制闡明中還明白,碘過量可使甲亢的危險性進步;可使隱性的甲狀腺自身免疫性疾病轉變?yōu)轱@性疾病;長期碘過量,可使甲減或亞甲減患病的危險性進步。
如選用30mg/kg標準,碘的攝入量也是足夠的。
杭州下城區(qū)是“碘情”調查點
去年,受浙江省科技廳重大課題支撐,由省疾控中心牽頭,全省啟動了“碘情”入戶調查,收集可靠的調查數據,明白不同濃度的碘鹽對居民碘營養(yǎng)狀態(tài)的影響;懂得浙江省人群的碘營養(yǎng)狀態(tài),積極推動因地制宜、分類領導和科學補碘的防控策略。
杭州市下城區(qū)和建德市列入全省調查點。調查家庭約600多戶,2000人左右,兒童及其家庭成員均作為調查對象。被調查對象在調查期間,均要食用由杭州市疾控中心供給的4個不同等級濃度的特制碘鹽,這些碘鹽的碘濃度,均低于本來的30毫克/公斤的濃度!
建議碘鹽和無碘鹽價格統一
這個調查,目前已經基礎結束,但數據統計還在進行中,最后的成果尚未揭曉。就目前控制的情況,專家說,沒有發(fā)明居民碘鹽攝入特別過量,但局部農村地區(qū),由于食鹽攝入量過多,尿碘含量高。“我省很多處所還有吃腌菜、咸魚的習慣,這些食物本身就咸,口味重造成了鹽攝入量過多。有調查顯示,浙江人均日食鹽攝入量達到9.7克,遠遠超出衛(wèi)生部推薦的6克標準。從這一點來說,城市的食鹽攝入反而好點!睂<艺f。
對于舟山地區(qū)的特別“碘情”,專家稱基于舟山沿海地區(qū)的特別性,對該地區(qū)專門做了調查,成果最快在10月份頒布。
記者昨天采訪了持續(xù)兩年在全國人大上提出“碘鹽不能一刀切”的全國人大代表、省疾控中心盧亦愚博士。他認為應保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的加碘原則,碘的需求每個人不同,建議更加個體化。如果有可能,建議碘鹽和無碘鹽價格也要一致,不要因為價格高低干擾居民選擇。(王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