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縣多文鎮(zhèn)蘭洪村的洪芳香(1908年1月出生)與王玉工(1909年2月出生)是一對恩愛老夫妻,兩人年齡加起來已有203歲。雖都經歷了百年風雨,但二老身體除了一些小毛病外,很硬朗,生活完全自理。讓商報記者最為驚訝的是,洪芳香不僅步伐靈活,自己還種菜煮飯,現(xiàn)在還能肩挑70斤菜到2公里遠的市場賣,簡直就不像是一個百歲老人。這兩位老人已名列首屆“中國十大百歲夫妻排行榜”,是當中的百歲十大夫妻之一。
10月19日約12時許,在臨高縣民政局相關人員的引路下,商報記者順利來到了這對百歲夫妻的家里。王玉工正躺在椅上愜意地休息,不久一個戴著草帽卷著褲腳的瘦小硬朗老人從院子一頭健步走了過來,經過一堆木材時,他一躍而過,動作非常利索。
這老人叫洪芳香,剛到幾公里遠的市場賣菜回來。洪芳香阿公雖然耳朵有些背,但身體還很好,院里子堆放的幾十條木材都是洪芳香扛回來的,而王玉工阿婆眼睛白內障視力不太好,能行走說話底氣也足,但腿腳活動不太方便。
這對臨高多文鎮(zhèn)上遠近聞名的百歲夫婦頭發(fā)已有些花白,但面色紅潤,精神很好。老夫妻倆有三個兒子,11個孫子9個孫女,10個曾孫男10個曾孫女,1個尚9個月的重孫,家族繁衍已達80多人。一大家五代同堂,成年人多是務農或出外打短工,沒人上過大學。
洪芳香阿公平時閑不住,經常走家串巷,鄰居們說,村里最老的人便是這對老夫妻,這對百歲老人是村里的“寶”。阿公阿婆夫妻倆很恩愛,不與村里人爭吵紅臉,很受村里人敬重。
倆人結婚70多年 耳背夫妻心意相通能小聲交談
由于洪芳香不識字,也不會說普通話,加上耳朵有些背,記者很難與他交談。但奇怪的是,這對老夫妻之間卻能隨意小聲交談,也許多年來的恩愛生活讓他們之間達到了心意相通的境界。
洪芳香的孫子洪德歡等家人說,阿公阿婆結婚70多年了,他們的大兒子已有73歲。二老的結合不是包辦婚姻,而是經人介紹認識。王玉工阿婆從臨高博厚鎮(zhèn)嫁到洪家以后,一直很賢惠。阿婆約在30歲時曾被牛撞傷,腳跟骨碎裂,許多年以后才做手術取出碎骨,但行走不是很方便。
二老結婚時家里很窮困,住的是茅草房,當時正是戰(zhàn)爭年代,顛簸流離之苦可想而知。但二老卻以平常心視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洪芳香阿公與王玉工阿婆年輕時非常勤勞,阿婆受傷后,養(yǎng)家糊口干重活的膽子落在了洪芳香阿公身上。
百歲老人生活完全自理 阿公還能扛鋤頭種菜
現(xiàn)在,本可以閑下享福的阿公卻閑不下來,由于老伴腿腳不便,洪芳香阿公自己種菜,并搶著做飯給老伴吃,打水給老伴洗澡。家里人要服侍他們,但洪芳香阿公不讓。
目前二老與二兒子一起生活,王玉工每天自己拄著拐杖行走,二老的生活起居不要兒孫們多費心。兩位老人生活完全可以自理,水管引到了二老臥室里,他們能做飯做菜、洗衣服,樣樣自己動手。
習慣勞動的洪芳香每天還扛著鋤頭種菜,老人走到2里路的菜地并不吃力。他的菜地里,種著韭菜、青菜、白菜、蔥等,只要不下雨,老人都要到菜地里勞動。老人種菜從不用農藥,家里吃的菜基本上是老人種的。收獲季節(jié),老人便挑著自己種的菜步行到2公里遠的鎮(zhèn)上農貿市場去賣。
“爺爺90多歲還可以挑100斤的菜到市場賣,現(xiàn)在還可以挑幾十斤。今年年初,爺爺還挑70斤的豆角到市場上賣呢!睂O子洪德歡說。
不看電視不打電話 百歲老人教育兒孫常說一句話
每年的農歷7月12是洪芳香的壽辰,二老最高興的就是這天全家人一起聚餐。洪德歡說,爺爺71歲時做了第一次壽,從90歲開始,每年都做壽,家里人這時候也都紛紛趕來參加。爺爺做壽所穿衣服與平常一樣,從不穿老壽星新衣服。按當?shù)氐囊?guī)矩,奶奶從來不為自己做壽。爺爺奶奶幾乎沒有拍過照片,連爺爺做壽也從不拍照片。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