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易困也易醒。秋季如何睡眠養(yǎng)生?楊卓欣指出,提高睡眠質(zhì)量有四大法寶:
一是提倡睡子午覺!白、午”時候是人體經(jīng)氣“合陰”及“合陽”的時候,有利于養(yǎng)陰及養(yǎng)陽。晚上11點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因為這個時候休息,最能養(yǎng)陰,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覺只需在午時(11點—13點)休息30分鐘即可,因為這時是“合陽”時間,陽氣盛,所以工作效率最好。
二是睡前減慢呼吸節(jié)奏。睡前可以適當靜坐、散步、看慢節(jié)奏的電視、聽低緩的音樂等,使身體逐漸入靜,靜則生陰,陰盛則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幾分鐘靜氣功,做到精神內(nèi)守。
三是適當?shù)匮a益心陰。睡前可吃一點養(yǎng)心陰的東西,如冰糖百合蓮子羹、小米紅棗粥、藕粉或桂圓肉等。因為人睡覺后,心臟仍在辛苦地工作,所以適當?shù)匮a益心陰將有助于健康。
四是睡前用溫水泡腳。這樣可以促進心腎相交,對陰陽相合有促進作用,可令睡眠達到最佳境界。
對于一些失眠的市民,楊卓欣也給出了一些建議。他說,中醫(yī)講“百病皆生于氣”,克服失眠的首要一點就是心理調(diào)節(jié)。不妨寫個紙條掛在墻上,提示自己:給心情放個假。同時不要過分依賴藥物,長期服用易成癮和形成耐受,且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選擇中藥調(diào)理、物理療法、中醫(yī)針灸等方法辨證施治,效果不錯。失眠病人可以結(jié)合一些食療方法,如每天喝小米粥以調(diào)養(yǎng)胃氣,以清淡適量為佳。
一、抵御失眠的食療方
小米棗仁粥
材料:小米100克,酸棗仁15克,蜂蜜30克。
做法:小米煮粥,臨熟時入酸棗仁末,攪勻。食用時加蜂蜜,每日用2次。
功效:本方具有補脾潤燥、寧心安神的功效。適用于納食不香、夜寐不寧、大便干燥等癥。
二、失眠的穴位按摩方法
1、擦涌泉穴
部位:足底心,前1/3與后2/3交界凹陷處
方法:用手小魚際肌部摩擦,左右交替,早晚各100次。
要領(lǐng):臨睡前洗足后推拿或早上起床前推拿。用左手小魚際肌部擦右足涌泉穴,右手則擦左足涌泉穴;用力宜輕,手貼足心皮膚來回摩擦,頻率宜快,摩擦的距離稍長,以足心透熱為佳。
2、按揉印堂穴
部位:兩眉頭連線的中點
方法:用中指羅紋面按揉100次。
要領(lǐng):手法宜輕,帶動皮下組織作順時針方向按揉,意念集中在印堂穴,起誘導(dǎo)作用。局部有輕松感。
3、按揉太陽穴
部位:眉梢與目外毗之間向后約1寸凹陷處
方法:用兩手食指羅紋面同時按揉100次。
要領(lǐng):手法宜輕柔,帶動皮下組織作順時針方向的按揉,精神放松,意念集中。
4、按揉內(nèi)關(guān)穴
部位:腕橫紋上2寸,橈側(cè)腕屈肌腱、掌長肌腱之中。
方法:用拇指羅紋面按揉,左右各100次。
要領(lǐng):拇指羅紋面按于穴位上作順時針方向的按揉,手法宜深沉用力。局部有酸脹麻感。
5、按揉神門穴
部位:腕橫紋上,尺側(cè)腕屈肌腱橈側(cè)端。
方法:用拇指羅紋面按揉,左右各100次。
要領(lǐng):手法用力適中。局部有酸脹感。
6、以中脘穴為中心,按摩胃脘部
部位:臍上四寸,前正中線上。
方法:以中脘為中心用手掌面按摩200次。
要領(lǐng):手掌面緊貼于胃脘部作順時針方向的按摩,用力宜輕柔,一般不帶動皮下組織。局部有溫熱感,并層層透入至腹腔深部,以透熱為佳。
7、按揉三陰交穴
部位:內(nèi)踝高點上三寸,脛骨后緣。
方法:用拇指羅紋面按揉,左右各100次。
要領(lǐng):拇指羅紋面緊貼脛骨內(nèi)側(cè)面后緣按揉,手法用力適中,局部有酸脹感。(深圳特區(qū)報記者 余海蓉)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