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記者在安貞醫(yī)院看到,樓道內擠滿了病人,很多病人和家屬不得不在門外的大樹下乘涼候診。心內科和小兒心臟科門前,候診的座椅早已坐得滿滿當當,很多人只能著急地站在樓道里。
在朝陽醫(yī)院,急診科副主任金銘告訴記者,最近幾天急診科每天接診的病人達到400多人,比前幾天增加了10%以上,因為悶熱氣象導致的危重病人數(shù)量明顯增多,尤其是長期臥床的老年人病例增加明顯。
北大醫(yī)院門診部副主任汪波告訴記者,最近幾天北大醫(yī)院日門診量達到六七千,比平時增加了20%左右,兒科患者更是從每日三四百人增加到五六百人。另外,因為悶熱引發(fā)急病的危重病人增加十分明顯,不少周邊城市的重度中暑的病人被送到北大醫(yī)院急救。
金銘介紹,因為降溫措施不當導致的病例浮現(xiàn)出兩個極端:一邊是節(jié)儉的老人不開空調導致高溫發(fā);一邊是一些老人因為空調溫度過低導致低溫致病。
另外,因為食品衛(wèi)生導致的消化道疾病這幾天也驟然增加。不少病人都是因為猛喝冰鎮(zhèn)水或生水,晚上到露天大排檔吃飯,吃了不潔食物而導致發(fā)病。
醫(yī)生建議
從最近幾天接診的患者情況來看,空調的應用不當是高溫致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醫(yī)生建議,室內空調溫度應保持在26攝氏度以上,溫度過低會導致感冒、肺炎等疾病產生。最近幾天氣象酷熱,不宜在室外長期滯留。飲食要選擇清淡的食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鹽分。J205
中暑多是游客 空曠景點高發(fā)
本報訊(記者代麗麗)近3天,120接診的病人比去年增加了460多人,同比增加了20%多。尤其是中暑患者增加明顯,去年同期只有1名中暑患者,今年陡然增加到18名。
此外,心腦血管病人在高溫時節(jié)也容易病情加重,這兩類病人最近3天的接診數(shù)量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以上。
999急救中心介紹,最近幾天每天的出車量增加了20%,每天運轉病人700多人,其中以中暑或悶熱氣象導致血汗管病發(fā)作的病人最多,這類病人的數(shù)量較之平時增加了一倍多。其中,以外地游客居多,天安門等空曠的景點是近期中暑、血汗管病高發(fā)的地點。J205
桑拿天·用水
開足馬力不夠使 再生水供給吃緊
本報訊(記者賈中山)酷熱難耐,讓用于電廠、農業(yè)灌溉及園林綠化的再生水需求量猛增,呈現(xiàn)日供水88萬立方米的最高紀錄。北京清河再生水廠最高每小時供水4000萬立方米,已經超過了供水才能的最大極限,即使如此,仍然無法滿足需求。
京城中水有限義務公司副經理杜煒介紹,北京的再生水重要有五個用處:工業(yè)冷卻循環(huán)、農業(yè)灌溉、城市河湖補充、園林綠化及市政雜用。最近高溫導致京城用電量增加,北京的鄭常莊電廠、高井發(fā)電廠、石景山熱電廠及草橋熱電廠等均滿負荷運轉,再生水需要量也持續(xù)增加。由于高溫導致蒸發(fā)量大,城市河湖補充量及農業(yè)灌溉和園林綠化等需求量也隨著氣溫升高而上升!熬┏窃偕咳兆畲蠊┙o量過去在70萬至75萬立方米之間徘徊,前幾天供給量已經達到88萬立方米。用水高峰時,電廠、農業(yè)灌溉、園林綠化及居民沖廁、社會洗車等各個單位都需要再生水,基本不能滿足需求!
目前再生水的應用量有兩個高峰:6時至10時、13時30分至18時。這個時間是北京園林綠化兩個澆灌的時間段。通過遠程調度系統(tǒng),工作人員將多座再生水廠出產的再生水統(tǒng)一調度,首先保證居民沖廁及電廠冷卻用水需求,然后利用每天供水高峰和低谷之間的波動,將城市河湖的補充時間改在每天再生水需求相對較低的時刻。
桑拿天·菜價
今夏“涼菜”
貴了不少
本報訊(通信員張毅 韓云賀)“涼拌海帶絲”、“白木耳花生米”、“開胃黑木耳”……這些居民家中夏季常備涼菜的原料,隨著氣溫上升價格也貴了不少。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