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公民身份法(修正案)》的保護,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佛教徒、耆那教徒、拜火教徒和基督徒即使無法證明,也可以順利通過難民身份在印度順利居留,但穆斯林如果不能證明,將可能從印度公民淪為難民,這種風險對于印度穆斯林貧民和文盲則將特別高。
從某種角度看,《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加上“國民身份認證制度”將有可能成為印人黨剝奪印度穆斯林公民身份的武器——但這卻有利于印度教民族主義極端分子將印度打造為“印度教徒之國(Hindu State)”,并用以宗教身份為標志的印度教民族主義(Hindu Nationalism)取代以公民身份為標志的印度民族主義(Indian Nationalism)。
3
在莫迪2019年5月份以壓倒性優(yōu)勢贏得大選之后,印人黨已經(jīng)在統(tǒng)一民法、廢除憲法“370條”、建立阿約提亞羅摩神廟這三大傳統(tǒng)印度教民族主義議題上都取得了很大進展。
當前,面對印度經(jīng)濟近期持續(xù)低迷,印度財政、貨幣政策頻頻刺激又無法奏效的情況,印人黨亟需新的與印度教民族主義相關的議題,而推進《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化恰恰是印人黨“勇于實踐、忠于理想”的表現(xiàn)。
“印度教民族主義牌”和“經(jīng)濟牌”,歷來都是莫迪領銜印人黨橫掃印度政壇的兩大抓手。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印度政府似乎已經(jīng)陷入一種循環(huán):
在經(jīng)濟低迷的情況下,印人黨依賴“印度教民族主義牌”獲取民意支持,但其導致的社會政治動亂,反過來又進一步惡化經(jīng)濟,使其進一步推行印度教民族主義議程。
來源:補壹刀/毛克疾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