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參選兩個多月之后,整個競選還是籠罩在陰影之下,總覺得還會有其他參選人……很多人認為提名就應該是他的,當然我也曾認為他會出來競選�!�
在2004年的自傳《我的生活》中,美國前總統(tǒng)比爾·克林頓這樣回憶那位差點就要終結其白宮之路的強勁對手。當時,已在阿肯色州深耕多年的克林頓嘗試參與民主黨總統(tǒng)初選,挑戰(zhàn)在任共和黨總統(tǒng)老布什。但除了年輕的年齡優(yōu)勢之外,克林頓在自由派理念、媒體曝光度以及黨內(nèi)影響力等方面都遠遠不及年長他14歲的那位勁敵——馬里奧·科莫(Mario Cuomo)。事實上,并不僅僅是最終在3月份才在南方逆襲的克林頓,當年所有其他民主黨可能人選都在民調(diào)中長期落后于馬里奧將近20個百分點。
1991年12月20日,即當年新罕布什爾初選參選人注冊的截止日期,做了9年紐約州州長的馬里奧在最后一刻放棄了在機場上隨時等待他啟程前往新州的飛機,留在奧爾巴尼(紐約州首府)與共和黨州議員纏斗,希望最終就州預算達成妥協(xié)。就是這樣一個“紐約第一”的決定,成就了白宮里的克林頓家族,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留在紐約州的科莫家族。
28年之后,已坐上了老爸當年的職位、在美國歷史上刷出首個州長“父子檔”的安德魯·科莫(Andrew Cuomo)由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有力——特別是與在任總統(tǒng)特朗普形成的鮮明對比,而被某些輿論逐漸推動到了總統(tǒng)政治的邊緣:不但出現(xiàn)了要求拜登放棄女性副手計劃、轉而選擇科莫搭檔的聲音,甚至有人直接喊出要求科莫代表民主黨披掛出戰(zhàn)。
3月30日,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電視節(jié)目采訪時,直接點將道,“我不介意與安德魯競選。我們認識很久了。我不會介意,但我得說老實話,我覺得他比打瞌睡的喬(拜登)強多了。”
美國政治中的科莫家族
根據(jù)較新的民調(diào)數(shù)據(jù),安德魯·科莫的州長滿意度在短短兩周內(nèi)飆升至71%以上,不滿意度降至23%,這不但是科莫2011年上任最初“蜜月期”之后的最好成績,更終結了過去一年中其滿意度與不滿意度進入犬牙交錯膠著期的尷尬。如此之高的壓倒式民調(diào)躥升,頗有一些“造神”的味道。
雖然也有觀點批評科莫在紐約州應對疫情的反應比同為民主黨主導的加州甚至是共和黨人任州長的俄亥俄州都要慢,而且也不乏多次“甩鍋”給聯(lián)邦政府或者跟紐約“搶貨”的其他州,但他如今畢竟是要作為第一責任人直接面對8.4萬例確診病例(4月2日數(shù)據(jù))的紐約州,這個規(guī)模占到了全美確診病例40%,如果單獨放在國家排名中也足以排到全球第三位的。
相比于白宮里的“個人秀”,科莫第一線“救火隊員”式的反應當然會更加“吸粉”。甚至,奧巴馬時期的白宮攝影師彼得·索薩還頗有深意地在社交媒體上貼出了當年奧巴馬與科莫的合照,配文為“前總統(tǒng)與現(xiàn)任代理總統(tǒng)”。
意外被“代理總統(tǒng)”的科莫在25歲首次參與競選政治就與紐約州長有關:1982年,已出任了多年副州長的老科莫競選紐約州長成功,助選有功的小科莫得以繼續(xù)在父親身邊擔任助手。
四年之后,科莫開啟自己的第一份公共事業(yè),即弱勢群體住房公司(HELP USA),也正是因為在這個議題上的努力,克林頓1992年當選總統(tǒng)后邀請了科莫加盟其政府過渡團隊,并在隨后任命其為分管社區(qū)規(guī)劃與發(fā)展的住房與城市發(fā)展部助理部長。
兩年之后,拒絕了總統(tǒng)提名其出任聯(lián)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邀約的老科莫在謀求第四個州長任期時失敗。這位“進步主義務實派”的落幕構成了當年民主黨全面失守的重要一環(huán),這次“失守”的其他場景包括金里奇領導共和黨時隔40年奪回國會眾議院,以及未來將入主白宮的小布什在得克薩斯州當選州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