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訊(聊城臺記者 劉學(xué) 常鵬 臨清臺記者 盧冬青)常言說的好:“一個女婿半個兒。” 在臨清市康莊鎮(zhèn)就有這樣一位好女婿,他堅持伺候百歲岳母30年,并帶動全家孝敬老人和睦相處,他就是75歲的退休職工柴世同,他尊老愛子、百善為先的文明之舉,在當?shù)爻青l(xiāng)已傳為佳話,十里八村的人們更是以他為榜樣,爭相孝敬老人。
據(jù)山東人民廣播電臺《直播山東》報道,記者在柴世同的家里,見到了百歲老人魏李氏,老人因患股骨頭壞死病,生活已多年不能自理,于是,女婿柴世同和他的子女們共同承擔起照顧贍養(yǎng)老人的義務(wù),他幾十年如一日親自照顧岳母轉(zhuǎn)眼間已是三十多年。
柴世同在老伴去世后,仍是以女婿的身份責無旁貸、耐心仔細照顧著他的岳母,而且不僅是他,就是老人后續(xù)的老伴來到這個和諧小家后也對老太太照顧的是無微不至,生活中擦臉、修剪指甲,上廁所大大小小的事是事事上心。
柴世同說,“老人大便干燥,解大手解不下來,我就叫老伴拿手摳出來,這個現(xiàn)象出現(xiàn)以后,我的閨女、兒子、兒媳婦都來爭著辦這個事。洗呀,涮呀,把她整理的非常干凈,我這些孩子們也念點書,老百姓說知書就達理,在這方面做的很好,我也很感動。”
柴世同一家伺候百歲岳母,在周圍的四里八鄉(xiāng)那是出了名的孝順和細心,盡管伺候老人的事情瑣碎,但他從不怕麻煩。由于晚上岳母生活不能自理,他就把燈繩接到床頭,用于老人拉燈,便于家人照料。柴世同告訴記者,孝順老人這件事在他們家那是直接影響到了下一代,他的閨女、兒子都是老師,工作雖然忙碌,但只要有時間,都會爭相到家里照看姥姥。
柴世同女兒柴靜告訴記者,“咱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百善孝為先,我爸爸和姨姨已經(jīng)做出了表率,我們姊妹幾個應(yīng)該把它傳承下去,孝敬老人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
柴世同孝敬老人的事跡在街坊鄰居間被傳為美談,使大家受到了影響和啟迪。作為好女婿,柴世同也許沒有感天動地的事跡,但無數(shù)看似瑣碎不起眼的小事,堆成一個“孝”字,感動著周圍每一個人。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