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1月17日訊(山東臺 王德全 鄧杰)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立健全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遵循文化發(fā)展規(guī)律、有利于激發(fā)文化創(chuàng)造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文化法律制度。近年來,山東探索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lián)播》報道,由政府出錢,為每個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場公益電影,是一項文化惠民的國家政策。但有的地方在執(zhí)行這一政策時卻出了不少怪招,出現(xiàn)了在自己家院子里放電影、大白天放電影等應付任務的問題。為此,山東新農村數字電影院線公司出臺了《農村公益電影標準化放映實施辦法》,對映前宣傳、場地選擇、銀幕張掛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制定了詳細的服務標準。
“我們有了這個標準化,你只能高于這個標準,不能低于這個標準。你低于這個標準就等于生產了一個不合格的產品。”安丘市電影公司放映員任克勝說。
不僅僅是在硬件和服務上標準化,公益放映也要求播放農民喜愛的電影。
村民陳學久告訴記者,社會上發(fā)揚什么精神,就演什么精神,很適應農村老百姓形勢,一邊看,一邊議論,看完了第二天還講究那個事,還議論,是一個很好的現(xiàn)場教育。
安丘市試點農村公益電影標準化放映以來,上座率顯著提高。小村觀眾達到百八十人,大村人數達二三百人,甚至四五百人。
山東新農村電影院線總經理凌延榮表示,要進行標準化放映,投入必須要增加。要解決運行機制問題,解決資金問題,都需要靠標準來推動。
為了保證公共文化服務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煙臺市則出臺了以公共財政為支撐,廣泛吸引社會資金參與的辦法。位于萊山區(qū)膠東文化廣場上的這座群眾藝術館,總投資約22億元,就是當地政府與當地一家投資公司共同參與建設的。
綠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管理部部長張玲俐認為,這個項目建成之后使劇院天天有演出,美術館天天都有展覽,這樣使附近的市民百姓就可以到這個廣場上來看演出看展覽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極大地豐富,企業(yè)的品牌價值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元投入、協(xié)力發(fā)展,極大豐富了煙臺市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和質量。
煙臺市文廣新局副局長李玲表示,計劃到明年,將出臺關于鼓勵和規(guī)范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這樣的意見,通過這個意見明確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的領域、準入機制、參與后的一些管理、包括一些績效的考核等一系列的政策,使社會力量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的一個成分。(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lián)播》 原標題:依法治國山東實踐: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 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
延伸閱讀:依法治國、依憲執(zhí)政與“憲政”是兩碼事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依法治國山東實踐】山東推進公共法律服務 解決民生難題山東首屆廉政書畫漫畫大賽書畫類2460號參賽作品《依法治國》作者劉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