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訊(山東臺 張曉軍 青島臺 劉水來 濰坊臺 王瑋健 東營臺 濟寧臺) 山東第三輪專項巡視自去年10月中旬開展以來,40個被巡視縣(市、區(qū))根據巡視移交問題線索,查處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328件,455名鄉(xiāng)科級及以下人員被立案審查,316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29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報道,一組組數字的背后,是省委巡視組堅持問題導向,督促被巡視縣(市、區(qū))查處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生動實踐。對縣(市、區(qū))巡視中,巡視組在盯住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的同時,高度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一些基層黨員干部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督促被巡視地方積極回應群眾關切,下大力氣解決問題,努力使群眾看得到、體會得到全面從嚴治黨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各級采取有力措施解決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基層黨風政風為之一新,但仍有少數基層黨員干部違法亂紀、侵害群眾利益。對巡視中發(fā)現的性質比較嚴重、影響比較惡劣的基層黨員干部問題線索,巡視組及時移交被巡視地方,督促快查嚴處、正風肅紀。高唐縣有關部門集中時間、集中力量辦理巡視移交問題線索,立案審查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29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0人。
對查處的典型問題,各地還加大了通報曝光力度,先后對108起典型問題進行公開通報,發(fā)揮了震懾和警示教育作用。
針對干部群眾反映的一個個問題,巡視組認真研究分析,哪個問題反映最為突出,就督促被巡視地方先從哪個問題著手整治。有的縣(市、區(qū))對近年來基層侵害群眾利益信訪舉報進行了大排查、大起底,有的對基層黨員干部為官不為、吃拿卡要以及濫發(fā)津補貼、農村集體“三資”監(jiān)管不到位等問題開展了專項治理,查處一批違紀違法問題。
嘉祥縣組織對全縣13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12個縣直部門落實 “兩個責任”、執(zhí)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等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提出整改意見39條。
定陶縣針對農村干部套取截留農村危房改造補助金問題,組織有關部門對4個鎮(zhèn)、92個行政村、348戶村民進行了專項抽查, 35名村干部受到黨紀處分,5名鎮(zhèn)干部被追究責任。
解決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不能僅靠上級督辦,關鍵要靠基層黨組織主動作為。青島市黃島區(qū)巡視期間用制度約束基層黨員干部行為,制定了《關于深化村級事務“四審四議三公開”工作機制的意見》等若干項制度規(guī)定。濰坊市奎文區(qū)對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堅持“一案雙查”,用嚴格問責倒逼主體責任和監(jiān)督責任落實。
濰坊市奎文區(qū)區(qū)委書記李輝稱:“基層黨員干部的‘四風’和腐敗問題,直接損害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基層黨員干部形象和黨組織戰(zhàn)斗力,區(qū)委將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遏制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發(fā)生,堅決夯實基層基礎。”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