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買來活金蟬 為啥不“脫殼”?
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
齊魯網濟南7月21日訊 很多朋友都有過小時候抓金蟬的經歷,為了防止它脫殼,抓到金蟬還得泡在水里,第二天用油一炸,金蟬全都變成了美味佳肴。濰坊諸城有位張女士,她也買了幾只金蟬給孩子玩,本想讓孩子開開眼,看看到底是什么脫殼,變成會飛的“知了”的,但她買的金蟬卻全都不脫殼。
濰坊諸城的張女士說,她從家附近的一家大型市場里買了幾只金蟬,原本打斷給正在念小學的女兒普及一下知識,看看金蟬是怎么破殼而出,變成會飛的治“知了”,哪成想,就連這個小小的要求,都沒能實現(xiàn)。
張女士說,為了模擬金蟬的生存環(huán)境,她還特意將金蟬放到了客廳的綠植上,順著樹枝依次擺開。
直到第三天的晚上,下班回家的張女士才發(fā)現(xiàn)金蟬已經全都死亡了。記者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金蟬屬于無脊椎動物,一般3到5年左右可成長為成蟲,出土后5到8小時,便可變脫殼變成飛蟲。而張女士買到的金蟬少說也活了48小時,為什么沒有脫殼呢?
濰坊諸城市民張女士懷疑自己購買的金蟬是加了藥了。
為了解開張女士心中的疑團,記者來到了她購買金蟬的市場進行了走訪。在市場上海鮮銷售區(qū),大多數(shù)商家都在出售金蟬。商家們說,這是近些年人們越來越喜愛的一道美食,平均每天能賣二、三十斤,銷量很好。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不脫殼的現(xiàn)象,張女士的懷疑有沒有道理呢?
雖然所有的商家都承諾不加藥,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長時間不脫殼的現(xiàn)象,商家們都沒有給出正面回答。
金蟬脫殼,這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也是金蟬這一種生物的本能,只有在爬出地面幾個小時之內脫殼變成飛蟲,蟬才能完成交配繁衍,完成自己的使命?墒牵T城漲女士從市場上買到的金蟬為什么不脫殼呢?是不是張女士自己不懂怎么養(yǎng),沒放對地方,或者金蟬生病了?
濱州市的陳先生說在濱州市六街水產市場,就有不少賣金蟬的攤販,他們出售的金蟬顏色金黃,干凈,新鮮;,而且還可以放一天多都不脫殼。
在濱州市六街水產市場,我們看到,有許多經營活金蟬的攤販,每家經營的量都不少。有的攤販向記者透露,好的時候,他們每天能賣上百斤。每個金蟬攤位,攤販都是把活的金蟬放到一個金屬托盤里面,并且在盤底加一些看起來像水的液體。大部分金蟬都裸露在空氣中并且不斷的爬動。
從早晨八點多到下午一點多,各家金蟬攤位上都還有不少金蟬。令我們感到詫異的是,這些金蟬和早上我們看到的一樣,不僅金蟬還都活著,而且連一點脫殼的跡象也都沒有。那這些攤販是如何讓金蟬不脫殼并且保鮮的呢?
據(jù)攤販介紹,他們每天好的時候每家能賣掉上百斤金蟬,而且這些金蟬個頭大、新鮮,都是從附近村里收購來的。那么,收購來的金蟬能不能保存那么長時間不脫殼呢?
許多經營金蟬的攤販都保證,金蟬放水里拿回家,等到吃的時候再從水里拿出來,保證不會蛻皮,半個小時之內,金蟬還會再活過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生活幫幫辦以48元和50元一斤的價格,分別在兩個不同的攤位上購買了兩份金蟬。
記者:“等待……第一份6個,活過來1個,第二份5個,活過來3個……”
買來金蟬 死也不脫殼
金蟬在大規(guī)模的販賣過程中,從收獲采集,到收購裝箱,再到運輸販賣,至少需要一到兩天的時間。僅僅是泡在水里,能達到這樣的保鮮效果嗎?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