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報》9日報道,“有交鋒比交戰(zhàn)好,打嘴仗比打真仗好。”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zhàn)略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說,口頭的交鋒會彼此加深了解。他強調,應當看到中美兩軍交往中的進步,兩軍交往從以前時斷時續(xù),到現在保持比較穩(wěn)定的狀態(tài);從以前象征性、禮儀性表示“我來了”,到現在這種交鋒反映出觸及到實質問題,體現交往的深度,“不僅僅交換意見,甚至"坦誠相見"。”
在王湘穗看來,有些話是抱有期望才會說。比如中方要求美國約束日本、菲律賓,有所期望才會說,如果認定沒有可能,就不會提這樣的要求,這也說明兩軍關系中的進步。大國欺負小國是不應該的,小國欺負大國是荒唐的,“美國支持一個荒唐的政府做荒唐的事當然中國會有所反應,要求它好好反省!
王湘穗指出,以前中國怎樣反對美國都不在意,現在則是在中國安全框架下做防范和設計,這也提醒中國在周邊進行經濟、政治合作的時候,也應該做安全設計,不能把亞太地區(qū)安全交給單獨美國或者其盟國,要對安全事務有發(fā)言權。美國已不是不在意中國的意見,而是擔心中國去影響它的安全框架的穩(wěn)定,持防范多于合作的心態(tài),這種態(tài)度在今后不變將沒有出路。
公開表達分歧常萬全吁勿姑息養(yǎng)奸
香港《星島日報》報道,正在訪華的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昨日分別與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國防部長常萬全舉行會談,就釣魚島問題針鋒相對。
香港《明報》9日文章稱,盡管針鋒相對,但記者會上雙方亦宣布達成7點共識。常萬全說,中美同意在建立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機制、公海海域?哲娛掳踩袨闇蕜t兩方面進入實質性磋商。雙方還就臺灣、南海、東海、朝鮮半島等問題交換意見。哈格爾表示,希望這次訪問進一步拓展與中國發(fā)展軍事關系的深度和廣度。
對于中美此次接觸中罕見的正面交鋒,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朱峰稱,面對哈格爾來華前的強硬措辭,中方必須強硬地表達不滿。他認為,雙方直接坦率的表達反而體現了真誠交流的意愿,有利于發(fā)展新型大國關系,未來可能會成為常態(tài)。
香港《文匯報》文章稱,與過去相比,中國的心態(tài)已變得更加開放和自信,抗沖擊和抗擊打能力已大為提升。目前中國正處于上升通道,而美國經濟不景,中美存在分歧是自然現象,而能承受公開表達分歧和吵架,則是中美關系成熟的表現。
新加坡《聯合早報》9日刊文稱,中國昨天的強硬態(tài)度,與前一天開放遼寧艦讓哈格爾參觀的友善舉措,形成強烈對比。但雖然雙方顯分歧,常萬全仍形容會談過程坦誠,且具有建設性。
專家:美遏華伎倆大不如前
香港《文匯報》指,中美防長今次在臺灣、日本等諸多問題上針鋒相對。軍事專家楊毅少將受訪時表示,哈格爾此行首先要安撫亞太盟友,自然會跟中國在許多問題上發(fā)生正面碰撞。但中國的回應力度已大大加強,在核心利益問題上更是不會有絲毫退讓!叭缃,在對臺軍售、香港、釣魚島等美方所慣用的遏華小伎倆上,效果已大不如前!
“哈格爾此次亞洲行目的不外有二:一是重申美國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沒有改變;二是安撫亞太盟友,讓日本等國家放心!睏钜阒赋觯ツ昝绹鴩鴥冉洕痪,聯邦政府因財政問題甚至一度關門,美國在亞太活動受到影響,而中國外交勢頭強勁,美國今年開始便采取了連串行動,除哈格爾亞洲之行外,奧巴馬總統(tǒng)本月底也將訪問日本、菲律賓等亞洲四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