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情懷的文化人
談到書與讀者的互動,蘇海坡先生幽默地說,這是一種比戀愛還要微妙的關系:“喜歡讀書的人,不會聽別人瞎吆喝,追風,從眾,人云亦云。他們都有自己的判斷力,自己強烈的個人喜好,這是書業(yè)不同服裝業(yè)的顯明之處:讀者是知性的,有著層次不同的閱讀心理,相對穩(wěn)定的閱讀需求。”
做出版是文化傳播,也是文化傳承甚至積淀。因此,講究經(jīng)濟效益,也講究文化擔當—只要能活下去,少掙點錢是可以的,何必在意。這應當成為出版人的情懷、尊嚴和社會良心;否則,離開這個微利行業(yè),轉行賣豬肉得了。蘇海坡說,他喜歡出版行業(yè),所以棄官賣書;他喜歡文化,所以執(zhí)著于高品位通俗讀物的出版。他出版《塵埃歷盡—中國珍貴文物蒙難紀實》、《禪是一支花》、“戰(zhàn)爭文化叢書”《將軍與戰(zhàn)場》《光榮與恥辱》《紅與白的較量》……諸多圖書,有的發(fā)行三四萬,有的被報紙連載,甚至36集電視劇《手機》里陳道明先生拿他主編的書做了道具,被《出版廣角》雜志作為圖書廣告植入電視劇研究。當記者獲贈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題簽的《梨園幽韻》一書時,打眼看去,樸素、淡雅、莊重的設計,瀟灑、俊美的筆墨,確實讓記者有不俗之感。
說到工作時的情況,他說,經(jīng)過半年的運作,他依然在文化、學術的天地摸爬滾打,除了打理山東美協(xié)副主席、山東工藝美院教授李學明先生的《悠悠吾心—2014年李學明人物畫展作品集》、濰坊學院侯桂運教授的《邏輯的故事》等十五六本書之外,主要精力在于大型圖書項目的運作!独险掌肥巧綎|畫報出版社的知名品牌,長期未開發(fā)衍生產(chǎn)品,蘇海坡工作室一成立,立即上馬《老照片:近現(xiàn)代名伶?zhèn)髌妗?mdash;60輯,是過去山東畫報出版社年產(chǎn)市場圖書品種的一半甚至以上—無疑會進一步壯大山東畫報出版社的出版規(guī)模,進一步擦亮《老照片》的知名品牌。
工作室是個人投資,風險巨大。為了籌集出版資金,蘇海坡將一套房子掛牌出售,有人問他這樣的出版之路能堅持多久,他答道:20年!但是,做好了2年后失敗的心理準備。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