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biāo)題:五旬老師給腦癱學(xué)生當(dāng)“拐”
喂小明輝吃飯,是王老師每天的功課。
在嶧城吳林街道壩子小學(xué)有一位叫王曉麗的老師,她班里有一位腦癱后遺癥的孩子,她就把自己當(dāng)成“雙拐”,樓上樓下背這名學(xué)生,班里的學(xué)生親切的稱她“媽媽”。
“我就是小明輝的雙拐”
2012年9月,吳林街道壩子小學(xué)一年級新生入學(xué),小明輝很顯眼:拄著雙拐,口齒不清,躲在媽媽身后,呆滯的目光里露著驚懼。從家長淚流滿面的訴說中,校長得知這是個患有腦癱后遺癥的孩子,讓哪個老師接手都是不小的麻煩,就在校長犯愁猶豫時,王曉麗老師走到孩子面前,撫摸著孩子的頭,和小明輝的媽媽一起,攙扶著小明輝走進(jìn)了自己的班級。
剛開始的一年里,每天的上學(xué)、放學(xué)、課間操,或者小明輝上廁所,都是要王曉麗攙扶著。到了二年級,教室挪到了二樓,剛開始,小明輝根本爬不了樓,51歲的王曉麗每天都要背著他進(jìn)教室、上廁所。
據(jù)了解,小明輝今年10歲,上二年級,患有運動障礙性腦癱,走路靠雙拐,雙手運動失調(diào),手指不能自然曲伸,口齒不清,大小便也不能自主控制。小明輝家并不遠(yuǎn),但父親長年在外打工,母親為了多賺錢,常常要在工廠里加班,沒人照顧的小明輝只能在家里帶飯,中午自己在學(xué)校里吃。自從擔(dān)任小明輝的班主任,王曉麗便經(jīng)常放棄午休,幫小明輝熱好飯菜,一口一口喂他吃飯。王曉麗也經(jīng)常和家人聊起她班里的小明輝,她說,我就是小明輝的雙拐,家里人也都很支持她。“孩子的身體有缺陷,心靈卻是完美的。”王曉麗說。
學(xué)生們親切地叫她“媽媽”
除了教學(xué),王曉麗還每天給他削鉛筆、系鞋帶、擦鼻涕、帶著上廁所,這一大堆瑣事成了王曉麗的家常便飯。“辛苦是辛苦些,但看小明輝一天天懂事起來,心里就有莫大的安慰。”王曉麗說。
前幾天,王曉麗請了一上午的假到醫(yī)院檢查身體。見不到王老師,小明輝著了急。小明輝在作業(yè)本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心,上面寫著“王老師為什么不來上課?是不是不喜歡我了?是不是不要我們了?”一位老師看到后,把小明輝的畫帖到黑板上,然后告訴孩子們,王老師只是身體不好,去醫(yī)院做檢查了,下午就能回來。沒想到這位老師一走,孩子們就拿著粉筆在小明輝的畫旁邊寫祝福語。“老師多注意身體”、“老師我們想你了”,一個孩子寫道“老師媽媽,快點來”。“下午孩子沒來我就進(jìn)教室了,一看到一黑板的字,特別是一個孩子寫的‘老師媽媽快點來',就感動的不行了,一個人在那里哭得一塌糊涂……”王曉麗說,“那個時候我就覺得自己突然成了他們的媽媽,突然多了60多個孩子,很幸福!”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