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持青春靚麗,不少女士都定期進行美容保養(yǎng),有的專門辦理美容卡,頻頻光顧美容院。與此同時,一些美容院也抓住消費者的愛美心理,想出各種方法來吸引顧 客,其中美容體驗項目便是一種常見的方法,比如"免費美容"、"一元美容"等。
近期有市民向記者反映,一些美容院打著免費體驗美容的幌子將顧客拉進門,然后忽悠顧客辦理高額會員卡,但顧客要求退款時卻遭到拒絕。
"一元體驗"進門后花去800元
"上個月經(jīng)過養(yǎng)生館時,我對門口的牌子'一元美容'很好奇,多看了幾眼,就被拉進店里做了個美容,之后花800元辦了一張美容卡。"近日,市民孫欣向記者講述了自己被店員忽悠辦了一張美容卡,最后想要退卡卻遭到拒絕的經(jīng)過。孫欣告訴記者,自己原本是去超市買東西的,但在經(jīng)過附近一家養(yǎng)生館時,被店門口的"一元美容"吸引,隨后便被門口的工作人員拉進店內(nèi)。
"所謂的體驗美容,就是在我眉心的一小塊皮膚上進行美容,不知道用了什么東西,眉心變得異常白。"孫欣告訴記者,自己沒想到美容只進行眉心的位置,感覺這樣出去很難看。這時,工作人員說想要全臉做美容的話,需要100元。但是孫欣感覺 100元做一次美容太貴,便準備離開。隨后,工作人員出去一趟又回來,說給孫欣優(yōu)惠50元做一次。孫欣想:50元做一次美容雖然奢侈,但能夠全臉美容保養(yǎng)一次也可以,便答應(yīng)了。
讓孫欣沒想到的是,在美容過程中,一名工作人員開始對自己進行推銷,先是讓辦一張價值2100元的美容卡,孫欣說自己沒那么多錢。隨后,這名工作人員便出去了,過了一會兒又回來說經(jīng)理特別照顧,可以給孫欣辦一張800元做25次的美容卡。
"我還是感覺貴,但對方的態(tài)度卻是不容拒絕,最后刷了兩張銀行卡和超市購物卡才湊夠800元。"但第二天,孫欣發(fā)現(xiàn)臉上長出不少小疙瘩,對美容產(chǎn)品產(chǎn)生質(zhì)疑。之后去店里協(xié)調(diào),對方卻稱臉上長疙瘩可能有各種原因,不是自己家產(chǎn)品造成的,而且孫欣消費的800元錢已經(jīng)交到上一級,不可能退款。
"感覺被強制消費了一樣,不滿意還不能退款,讓人很生氣。"孫欣告訴記者,因為美容卡這件事,自己往這家店跑了八九趟,和商家協(xié)調(diào)了很久。對方終于答應(yīng)將美容卡換成了同等價位的保養(yǎng)品。
再遇"免費體驗"敬而遠之
"我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不過我的態(tài)度就是無論對方說什么,我都拒絕。"和孫欣一樣體驗過美容項目的小蕾告訴記者,她也曾經(jīng)進行過免費 美容體驗,對方稱是給自己進行皮膚檢測發(fā)現(xiàn)含鉛量過高,只對局部皮膚進行美容,美容卡的價格從兩千多降到兩百多,這讓小蕾更加堅定了不辦卡的決心。"有的人可能就是感覺不好意思,拉不下臉面拒絕,但是價格變化也太大了,實在不敢相信。"
而同樣體驗過免費美容的黃女士則向記者表示,自己被坑過一次后,再遇到這種街面上推薦免費美容的人便會遠遠繞開。
"原來有人拉住我說可 以免費到店里祛斑,我沒多想,便跟著進去了,做完美容后,對方便說使用的保養(yǎng)品里有不免費的產(chǎn)品,又讓我交了200塊錢。"黃女士說,吃一塹長一智,自己再遇到這種情況,基本上都會敬而遠之。
記者了解到,一些不良商家以在街頭發(fā)放免費體驗卡、免費測試皮膚等名義為由,將市民拉入美容店內(nèi),市民稍不小心便會掉進不良商家設(shè)計的陷阱中。提醒大家遇到類似推銷行為,莫要被愛美之心沖昏頭腦,一定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理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