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量咨詢和投訴的內容來看,關于服裝售后服務,消費者比較關注的是:(1)大小號調換問題。購買后發(fā)現大小不合適,由于沒有統(tǒng)一規(guī)定,不同的商家也有不同的做法。有些商家同意免費更換,有些商家采取折中的方法要求消費者承擔一定的折舊費用,還有些商家是直接拒絕。(2)特價商品的三包問題。不少消費者來電咨詢許多商家在其特價商品處標明“特價商品一經售出概不退換”的規(guī)定是否合理。我們認為除非商家明示產品存在瑕疵,如只說明是折價品,未說明是處理品,商家理應給消費者進行退換。(3)無理由退貨服務。如李女士購買服裝,事后又對款式不滿意,服裝及外包裝保持完好,標牌也沒有損壞,詢問能否退掉。由于至今未出臺有關無理由退貨的統(tǒng)一規(guī)定,此類問題難以做嚴密答復。
煙臺市消費者協(xié)會提醒消費者:一是要理性消費,不要因便宜購買不需要的產品,俗話說:“有錢不買半年閑”;二是到正規(guī)商場購買;三是商家準許試穿的一定要試穿,購買合適的型號。如果商家拒絕試穿,消費者一定要與商家簽訂書面退貨承諾協(xié)議或者在購物發(fā)票上注明退貨承諾,并保留好。
四、商品房質量問題倍受關注
房地產市場持續(xù)升溫,其交易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規(guī)范的行為,使消費者對商品房的投訴相應增加。上半年共受理涉及商品房問題的案件92件,同比增長15.6%。商品房類投訴的熱點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商品房質量有瑕疵;擅自改變房屋及周邊規(guī)劃、設計;延期交樓或延期辦理房產證;誠意金難予退回;房屋面積與房產證面積不符;虛假廣告,誤導消費者;一房訂兩主;物業(yè)服務不到位等。
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房時,首先購房前對有意向的樓盤進行詳細了解,除了價格、地段、交通、戶型、樓層、周邊配套等一般因素外,還要對開發(fā)商的實力、物業(yè)公司的口碑等進行較全面的考察;其次,繳納誠意金時分清“訂金”與“定金”,若單據上寫明“定金”,那么因為消費者自己的原因決定不買后,開發(fā)商是有權不予退回定金的;再次,在繳付房款和簽訂合同時不要輕信售樓人員的花言巧語,所有口頭承諾最好能以書面形式確認下來并蓋上公章;最后,在交房驗收時一定要認真檢查,不要隨便簽字認可。
五、裝飾材料投訴再攀新高
共受理此類投訴172件,占投訴總量的4.33%,同比增長25.75%。從投訴類別看,主要是投訴地板、門窗、瓷磚、衛(wèi)生潔具等存在質量問題。反映的問題有:地板鋪設后變形、表面漆磨損、色差大、地板有刺激氣味;油漆脫落;不銹鋼生銹;房門變形;玻璃爆裂;貨不對板等等。分析原因在于:一是由于裝修建材品種繁多,質量等級、貨號、色號、規(guī)格這些專業(yè)用詞消費者一知半解,商家看準這一點,以次充好糊弄消費者;二是消費者一味地貪便宜或者只注重好看,忽視裝修建材的環(huán)保性能及售后服務;三是商家通過廠方讓利、公司搞活動等宣傳廣告活動,令消費者沖動下定單,事后又后悔。
裝修建材品種多、品牌多,消費者選擇的余地較大,但因個品牌建材質量參差不齊,引發(fā)的消費糾紛也較多。煙臺市消費者協(xié)會建議消費者:首先,盡可能選擇規(guī)模大、證照齊全的企業(yè),選擇消費者滿意及售后服務信得過的家居市場;詳細咨詢經營者的售后服務,包括售后提供哪些服務、是否保修、用剩的建材能否無條件退貨等。其次,選購時貨比三家,對同一款式、同一品牌的商品,要從質量、價格、服務等方面綜合考慮。最后,保留好發(fā)貨票,并且索取貨品詳細清單,詳細注明建材的名稱、品牌、等級、規(guī)格、單價、數量、金額等。購買木材、瓷磚、涂料等材料要向商家索要產品環(huán)保材料檢測報告。按面積購買的地磚、地板、瓷片等產品要注意仔細核對產品等級、檢驗合格證、板材的厚度、材質、環(huán)保等級等數據,有問題保留證據及時反映。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