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1”確立課改新標桿。曲阜作為濟寧曲阜市唯一入選山東省“1751”項目縣曲阜市,緊緊抓住省專家團隊集中會診指導的有力機遇,借助項目活動開展、校際學術交流及上級各項配套政策,著力提升三處項目學校課程改革水平。如曲阜一中邀請昌樂二中優(yōu)秀學科教師“打包”來學校執(zhí)教示范課,為學校“自主互助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實踐經驗。同時,將項目學校作為曲阜市課改實驗點,探索實踐最新教學理念、教育方法和課改模式,為曲阜市各學校積累課程改革新經驗,樹立起課程改革的新樣板。
“第一校長”專業(yè)引領。目前,曲阜市120處學校中已有89處學校聘到了自己心儀的“第一校長”,其中不乏昌樂二中趙豐平、棗莊舜耕中學黃飛、棗莊十五中鄧淇等一批響譽教育界的“名校長”!暗谝恍iL”雖然不是學校的行政領導,但會作為學校進行制度創(chuàng)新的參謀、教學業(yè)務的指導、師資培訓的導師,他們用自己的所學、所長,促進本地學校優(yōu)質高效發(fā)展。實踐證明,“第一校長”為曲阜教育打開了一扇窗,在他們先進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帶動下,一大批校長和教師走上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正軌,學校課程改革也呈現(xiàn)出蓬勃的活力。
建立草根專家團隊。促進區(qū)域教育發(fā)展,關鍵是激發(fā)內生動力。借助駐曲高校智力優(yōu)勢,與曲阜師范大學進行合作,聘請該校20名骨干教師為曲阜市中小學教育顧問,將曲阜市分成四個區(qū)域,每個區(qū)域配備5名教育顧問,全面指導幫扶相關學校梳理辦學理念,制定發(fā)展規(guī)劃,提高教學質量。其次,該曲阜市充分發(fā)揮省曲阜市特級教師、曲阜名師、骨干教師、教學能手等教師的帶動作用,開展“名師課堂教學觀摹”活動、送課下鄉(xiāng)活動,舉辦名師教學經驗講座、個人成長與發(fā)展報告會,組織開展校長論壇、教師論壇、班主任論壇等教育教學研討活動。另外,經常組織教研員開展“組團入!苯虒W指導和集中課題研究活動,全力攻關“小組合作學習”課改實驗,解決了散兵作戰(zhàn)的低效狀態(tài),有效推進了課堂教學課改。
“1236”以點帶面。教育系統(tǒng)在12個鎮(zhèn)街各選取1處初中、2處小學,以打造“高效課堂,快樂校園”為目標,在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基礎上,意圖通過幾年的努力,培育出一批教育特色鮮明、教育思想先進、課堂教學高效、學生綜合素質高的示范引領校。該曲阜市在政策制定、資金投入、教學指導等方面對相關學校進行重點扶持,并聘請駐曲學院有關專家、曲阜市級名校長、名教師等組成專家團隊定期深入各項目學校進行跟進式指導,助推項目學校走上“明星”發(fā)展之路。
激活管理隊伍。推進課改必須要有一支沖鋒在前、敢打敢拼的尖刀隊伍,一年來,曲阜市教體局先后選派26名教育干部赴昌樂二中、樂陵實驗小學、濟南緯二路小學進行為期一個月或半個月的駐點鍛煉,“貼身”學習其管理機制和課改經驗,進一步提升了管理隊伍專業(yè)素質。2012年,從基層一線一次性選拔調整了45名校長、副校長,使學校管理隊伍更加趨于合理,更加富于活力。在曲阜市范圍內公開推選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打破教育用人論資排輩的怪圈,營造了積極的用人導向。另外,全面推行教研在一線,教體局教研人員全部入校兼課,定期開展教育大講堂活動,將教學指導與課題研究真正放在了一線。(馬玉強王旭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