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前兩輪選舉情況相同,在本輪選舉中,執(zhí)政黨民主黨提名的人選依然未能得到反對黨社會黨認可,導致選舉陷入僵局。
總理貝里沙指責社會黨領袖埃迪·拉馬蓄意阻撓阿爾巴尼亞獲得歐盟候選國地位,因為此前歐盟曾表示,此輪選舉將對其是否給予阿歐盟候選國地位產生影響;而社會黨反唇相譏,指責民主黨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尋找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總統人選。
阿爾巴尼亞議會決定在6月11日舉行第四輪總統選舉,F任總統巴米爾·托皮的任期將于7月24日屆滿。
阿爾巴尼亞憲法規(guī)定,總統由議會選舉產生。選舉最多進行5輪。在前三輪的選舉中,候選人需在140席位的議會中獲得五分之三的票數,即84票,方可當選。在余下的第四、五輪選舉中,候選人只需獲得簡單多數,即71票,即可當選新一輪總統。如果5輪選舉均告失敗,阿爾巴尼亞就要在45日之內舉行大選,選舉新一屆議會。
作者:楊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