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4月5日電 (申冉)4月5日南京紀念菲馬抗日九英烈殉難70周年公祭儀式在南京菊花臺公園舉行,來自海內外的駐菲馬抗日烈士的20多位后人出席了公祭儀式。
整整70年,在異國殉難的原國民政府駐馬尼拉總領事館領事莫介恩的英魂終于等來了自己的兒子,已屆83歲高齡的莫偉雄從遠隔千里的美國來到這里,跪倒在父親的墓前老淚縱橫。
1942年4月17日,日寇占領菲律賓,原國民政府駐馬尼拉總領事館的外交人員:楊光泩、朱少屏、莫介恩、姚竹修、蕭東明、楊慶壽、盧秉樞、王恭瑋因拒絕交出中方滯留在馬尼拉的法幣而在1942年被日軍殺害,而山打根領事卓還來在被日軍秘密囚禁三年半后,于1945年被日軍槍殺。1947年7月,楊光泩總領事及七館員遺骸由專機運往南京。7月8日,國民政府舉行盛大公祭儀式。之后,八烈士遺骸及卓還來烈士遺骸一同公葬于菊花臺忠烈公園,并在公園內建設駐外使節(jié)九烈士史料陳列館。
多年以來,南京市政府都每年在此舉行公祭儀式,并一直不間斷的尋找九位烈士的遺孀及后人。
“父親和其他幾位烈士犧牲以后,由于生活困難,幾個家庭的遺屬都住在了一起,期間有不少菲律賓當?shù)貎S民給我們送來生活用品。1945年馬尼拉光復,幾家人都分赴美國,也逐漸失去了聯(lián)系。”莫介恩對自己時隔70年才找到父親所葬之地深表遺憾,“一直以為父親會被葬在馬尼拉。沒想到他竟然可以落葉歸根,葬在這樣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
“九烈士的事跡代表了一條戰(zhàn)線,在中華民族偉大抗日戰(zhàn)爭歷史巨篇中,他們身處異國他鄉(xiāng),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寫下了外交戰(zhàn)線艱苦卓絕、威武悲壯的動人篇章,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這九位異域英魂。”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楊新華作為長期研究這段海外抗日史的專家在悼念儀式上致辭,向九位烈士致以深深的懷念和哀悼之情。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