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爸爸的背簍里,孩子好奇地看著記者
楊書才和兒子
奶奶在喂寶寶吃飯
住著一家三口的房子很凌亂
“我?guī)Ш⒆釉诼愤吰蛴懀蝗伺e報過很多次,他們都懷疑孩子是我拐來的。”雙目失明的楊書才笑著說,孩子長得像他媽,不像自己,所以經(jīng)常被人懷疑。
楊書才今年38歲,是阜陽市太和縣人,2006年乞討時,他認識了一名精神有問題的女子,兩人在2009年生下了一名健康的男嬰。孩子出生40天后,這名女子突然走失了。楊書才帶著老少邊乞討邊尋找,找了兩年,卻依舊沒有“妻子”的消息。9月29日,楊書才打進晨報熱線,想通過晨報和讀者的幫助早日找到失散的“妻子”。
孩子會叫“叔叔”了,卻不會叫“媽媽”
9月29日上午,記者見到楊書才時,他正帶孩子在路邊玩。楊書才說,他一般是16時到23時左右出來乞討,上午時間則會陪孩子出來走走。
楊書才說,孩子是2009年6月6日出生的,已經(jīng)兩周歲了,會喊“爸爸”、“奶奶”、“叔叔”、“阿姨”,但就是不會喊“媽媽”。
楊書才告訴記者,2006年的時候,他在合肥乞討時,認識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精神不太正常,說不清楚自己叫什么名字,老家在哪里也不清楚。由于提供不了身份信息,楊書才將女子帶回老家太和后,沒能辦理結(jié)婚證。
“妻子”一遇陰雨天氣就會發(fā)病,自言自語或者突然大笑。為了給“妻子”看病,一家三口不久后又回到了合肥,“妻子”住進了合肥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醫(yī)生診斷其患有精神分裂癥。給“妻子”治病花去了兩萬多元錢,最后她的病情有所緩解,但不能根治。
考慮到“妻子”的病情,每天都是楊書才和母親兩人在外乞討,“妻子”則留守在出租房里。
2009年夏天,他們的兒子出生了,40天后,楊書才上廁所回來就發(fā)現(xiàn)“妻子”不見了。和媽媽在一起只有40天的孩子,到現(xiàn)在還不會叫“媽媽”。
在市區(qū)租“貴”房子,只為了找“妻子”
據(jù)楊書才介紹,他老家在阜陽市太和縣下面的一個農(nóng)村。在他十幾歲時,父親去世,他和母親相依為命,靠著一畝多田生活。他只上了小學三年級,便沒有錢繼續(xù)讀下去。而他的眼疾也逐年加重,到2003年的時候,因無錢治療徹底失明。禍不單行,2003年的一場大雨,將他家里的房屋給淹沒了。
那年,楊書才的母親已經(jīng)67歲,且左眼失明,再也無法種地。為了生活,娘倆便開始了外出乞討之路。原先,他們一直在太和乞討,聽別人說合肥這邊靠乞討能吃飽飯,楊書才便和母親在2006年來到了合肥。
“那時租住在老火車站附近,房租一個月只要80塊錢,比現(xiàn)在這個房子便宜多了。”楊書才說,現(xiàn)在租住的房子地處市中心,一個月房租要500元,每月乞討來的錢,只夠付房租水電費和孩子的奶粉錢。在保障孩子一天三頓飽飯的前提下,他和老母親一天只湊合著吃一兩頓飯。
既然火車站附近的房租只要80元,那為什么要到市中心租房呢?楊書才說,這是因為聽別人說,小孩的母親在淮河路步行街附近出現(xiàn)過。為了找她,他才帶著全家住到了阜南路旁的陳小巷。
小貓小狗是這個孤單孩子的玩伴
9月29日,楊書才帶著記者到了他們的居所。由于盲道上停放了許多車輛,楊書才和孩子被車子碰到很多次,孩子沒有哭,摸摸頭又繼續(xù)往前走。
這是一間十分凌亂的房間,兩張搭成的簡易床上,堆放著衣服、被子、破布……破布上睡著一只花貓。另外,楊書才還撿了一條小土狗,平時沒人陪孩子玩時,小貓小狗就是他的玩伴。房間里的電器,除了一臺電視機、一臺電風扇和一個只有一個音響的收音機外,就只有一個白熾燈了。
“家里太亂了,都沒有地方坐,不好意思啊。”楊書才拉拉身上的衣服對記者說,房間里堆放的東西都是自己從垃圾桶里撿回來的或是別人給的,自己、母親,還有孩子身上的衣服都是好心人送的。
在房子的一個小隔間里,楊書才的母親正在做飯:放點菜籽油,燒了一碗青菜炒干子,又煮了半鍋青菜面。老人說,自己年紀大了,但不能倒下,因為孫子和兒子都還要她照顧。老人說,孫子不怎么喜歡吃面條,但沒辦法,面條比較便宜。
被懷疑拐賣兒童,帶孩子乞討多次被舉報
“我把孩子放在背簍里,去外面乞討,被人舉報過很多次。”楊書才說,由于孩子像他媽媽,不像自己,很多鄰居都認為孩子是自己拐來騙錢的,派出所上門調(diào)查過多次。
正如鄰居所言,孩子長得的確不太像楊書才,那會不會真是被拐來的呢?記者就此咨詢了轄區(qū)的逍遙津派出所,片警表示,他們曾多次去楊書才家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楊書才和老母親都對孩子不錯。而他們也采集了孩子和楊書才的DNA信息,結(jié)果還沒有出來。“大家放心,該我們做的工作我們一定會做。”民警說。
楊書才的母親告訴記者,有很多人勸他們將孩子賣了,“他們說賣的話,可以給我們10萬元錢,不賣的話,孩子跟著我們是在遭罪。”老人說,別人勸他們,兩個大人眼睛都行,說不定哪天孩子就被人搶走了,到時候人財兩空,還不如賣了。而且孩子跟著他們,生活、上學都沒有保障,對孩子也不公平,“雖然他們的話是對的,但只要我們有一口氣,有半碗粥,都要好好撫養(yǎng)孩子。”
想問楊書才要一張孩子媽媽的照片,但很可惜,找不到。孩子的奶奶說,小孩子長得和他媽媽一模一樣。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細嫩的皮膚,確實是一個漂亮的小孩,想來孩子的母親長得也不丑。
楊書才的尋“妻”之路還在繼續(xù),如果您愿意幫助他們,歡迎和我們聯(lián)系,聯(lián)系電話0551-4249555。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