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向增發(fā)打算面臨難產的艱巨時代不但不“節(jié)約持家”反而斥巨資收購一個算不上什么“香饃饃”的基金公司股權,此舉讓市場實在摸不清中科英華(600110)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有市場人士質疑公司有虧本賺吆喝之嫌。
不解花費巨資買“雞肋”
中科英華日前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擬出資不超過7650萬元受讓吉林森林工業(yè)團體持有的天治基金3000萬股股權,收購價不高于每股2.55元,占天治基金公司總股本23.08%。此次收購完成后,中科英華將成為天治基金第二大股東。
“真不明白中科英華為什么要當這個冤大頭。”某行業(yè)評估機構專業(yè)人士稱,“天治基金基本值不了這么多錢。”該專業(yè)人士表現(xiàn),天治基金去年才實現(xiàn)盈虧平衡,其管理的7只基金資產范圍僅有44億元,是一家小型基金公司。“天治基金的事跡改良有賴于其管理和投資策略的進步,但這需要時間,估計該公司還會有1-2年的虧損。所以單從財務數(shù)據(jù)而言,遠景不容樂觀。”分析人士認為中科英華很可能花大價格卻買了一個累贅。
評估機構專業(yè)人士告訴記者,在基金公司股權轉讓中,價格與資產管理范圍(Price/AUM)比率是國際慣用的一個指標。此次收購的標的基金公司價格與資產管理范圍之比達到7.5%,作為一個在業(yè)內并不出色的公司,這個價格明顯偏高?杀容^的是,此前中國第五大基金公司博時基金公司股權拍賣時,其最終成交的價格與資產管理范圍比率才7.9%。而博時基金和天治基金相比各方面都不在一個重量級上,博時基金2009年資產管理范圍超過2100億元,是天治基金資產管理范圍的47倍。
猜忌 投資盲目利潤低
如果中科英華主營業(yè)務盈利豐富,那做一些投資為股東謀福利也算是一樁好事,但事實上中科英華并不寬裕,且中科英華過往的投資成績單也不怎么美麗。
從中科英華2009年年報來看,公司2009年全年利潤僅615.68萬元,比2008年大幅下滑了83.94%,這已經是公司年度凈利潤持續(xù)第二年下滑。與2007年相比,2008年公司凈利潤下滑了47.63%。市場人士笑稱,即使今年中科英華的利潤不再慣性滑坡,那這筆投資也要歷時12年才干賺得回來。
記者查閱中科英華過往公告發(fā)明,公司去年已經花費1.25億元收購了包含一家保險公司在內的4家公司,但收購后的效益卻不那么幻想。2009年這4家子公司總共為中科英華發(fā)明利潤不足100萬元,投資收益率不足0.8%。而年報顯示,公司2009年投資總收益為-491.98萬元。對此,某股權投資機構負責人表現(xiàn),中科英華的投資眼光實在是不敢奉承。
事實上,在公司去年大肆收購的時候,就已經遭到了市場的強烈質疑。2009年5月19日,中科英華發(fā)布公告表現(xiàn),公司將斥資4500萬元收購北京世新泰德投資公司100%的股權。當時中海油勘察開發(fā)研究院的資深研究員就表現(xiàn),中科英華此舉是“幫中石油填窟窿”、“存在利益輸送之嫌”。
現(xiàn)狀 增發(fā)難產成定局
中科英華在非主營的“旁門左道”高低足了本錢,而主營業(yè)務卻陷入“很差錢”的困境。
4月24日,中科英華發(fā)布公告稱,證監(jiān)會已批準公司定向增發(fā)的計劃。計劃稱,公司擬非公開發(fā)行不超過1.5億股,募集資金總額為12.1億元,用于投入新建年產1.5萬噸高級電解銅箔工程(二期)項目。由此看來,要達到公司募集資金的需求,增發(fā)的底價應為8.07元/股。
天有不測風云,由于近期市場大幅下跌,中科英華的股價也隨大盤下滑并擊穿了其增發(fā)底價。截至6月11日收盤,公司股價僅為6.9元/股,相對增發(fā)底價的折價幅度超過14%。
公司在定向增發(fā)計劃中表現(xiàn),若此次非公開發(fā)行股票實際募集資金凈額不足以完成該項目投資,不足部分將由公司自有資金或通過其他融資方法解決。
“中科英華這次定向增發(fā)鐵定籌不到12億元。”某私募人士表現(xiàn),“雖然說是不足部分由公司自行解決,但他的錢都套進那些‘燙手山芋’里了,到時候哪還有錢投主業(yè)啊,恐怕只有先擱置主業(yè)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