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影業(yè)
以前,好萊塢電影公司的新項目融資大多都是通過之前拍電影和賣發(fā)行權掙的錢加上一點政府支持和銀行貸款來實現(xiàn)的。近年來,好萊塢掀起了一股私募基金投資電影公司的浪潮。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在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大量控股,這樣的趨勢會給好萊塢帶來怎樣的影響呢?好萊塢的這種電影融資模式是否適應中國市場呢?
新世紀的好萊塢的融資故事
【六大制片公司】本次浪潮始于2004年,華爾街的私募基金加入到電影投資的大軍,以電影投資基金的方式出現(xiàn)。 在2005和2006年,Gun Hill Road基金分別向索尼影業(yè)和環(huán)球影業(yè)提供了7.5億美元和5.15億美元,Magic Films基金投資給迪斯尼電影公司5.05億美元,而華納兄弟公司和福克斯電影公司分別獲得來自傳奇影業(yè)和Dune Capital基金的5億和3.25億美元資金,Melrose Investment基金投資3億美元給派拉蒙影業(yè)。
【傳奇影業(yè)】傳奇影業(yè)自2004年成立以來,已經拍了多部賣座大片:《超人歸來》,《300斯巴達勇士》,《宿醉1》,《盜夢空間》,《超人:鋼鐵之軀》,《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環(huán)太平洋》等等。
大多數(shù)電影公司是先成立再找基金投資的,但傳奇影業(yè)的情況是,沒有金融公司,就沒有傳奇影業(yè)。有一次托馬斯-圖兒在和米高梅高管吃飯時,聽到高管抱怨好萊塢的電影融資問題。 那時,在私募領域工作的托馬斯馬上想到私募基金是一個解決好萊塢融資問題的好途徑,因而萌生了創(chuàng)辦傳奇影業(yè)的想法。接下來的一年,托馬斯游說各路私募基金投資者,籌集了5億美元成立了傳奇影業(yè)。這些基金投資者包括:ABRY 合伙人基金,AIG 直接投資基金, 美國銀行資本投資部,哥倫比亞寂靜公司,F(xiàn)alcon 投資咨詢公司, and M/C 風險投資公司等。在接下來的幾年, 傳奇影業(yè)迅猛發(fā)展,成為是第一家可與由華爾街私人股東和對沖基金投資者支持的大電影制片公司相匹敵的公司。2005年,傳奇影業(yè)同華納兄弟公司簽署了一項長達7年的合作協(xié)議,該協(xié)議規(guī)定在未來7年內雙方將共同出資和制作40部影視作品。2010 年托馬斯買下了公司很多股權,成為最大控股者。即便這樣,私募基金投資者仍然占有很大部分的股權。
【米高梅】 米高梅是好萊塢上世紀最輝煌的制片公司。特別是30年代好萊塢鼎盛時期,米高梅公司是最大的電影公司,每年要生產40—50部影片,這一時期,米高梅佳片迭出, 《大飯店》、《叛艦喋血記》、《綠野仙蹤》、《魂斷藍橋》、《費城故事》、《亂世佳人》 都堪稱電影史上的經典。二戰(zhàn)后公司開始衰退,并在2010年的時候因為公司交不出債款宣布破產。這時,華爾街基金,一哄而上,把米高梅給買下。 Highland Capital 基金,Solus Alternative Asset Management LP基金and Anchorage Capital Group LLC 基金成為了主要控股者。之后,米高梅也逐漸走出破產的陰霾,推出《007》,《霍比特人》等影片,大有東山再起之勢。
【創(chuàng)新藝人經紀公司】創(chuàng)新藝人經紀公司(Creative Artists Agency,簡稱CAA)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精英人才經紀代理公司。 在好萊塢, CAA的客戶中有很多頂級大腕,名單中不乏詹姆士-卡梅隆,茱莉亞-羅伯茨、布拉德-皮特、湯姆-克魯斯、湯姆-漢克斯、妮可-基德曼、喬治-克魯尼、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等星光璀璨的名字。為了促進公司未來的發(fā)展,它也像華爾街伸出了邀請之手。2010年,TPG 投資公司買下了公司35%的股權,一躍成為CAA最大的控股者。
為何私募如此熱衷投資電影?
美林的研究報告顯示,在適當?shù)呢攧崭軛U結構下,基金投資電影的平均回報率超過20%,同時電影回報和宏觀經濟、股市的關聯(lián)性較小,對基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并且,影片融資一般是無追索權的,當影片無法成功時,投資人不能向母公司追索,所以制片人也通常會借助外來資金制片。因而基金把投資電影看成一種多樣化投資組合和分散風險的良好方式。
相關閱讀